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电影市场逐渐成熟,电影产业成长态势良好的局面下,中国农村电影事业却日渐萎缩,甚为萧条。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在1998年底提出了农村电影跨世纪发展的“2131”工程。2006年9月,重庆市为了有效实施“2131”工程,把农村电影惠民工程事宜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两条政令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中国基层电影真实的局面究竟如何?对此众说纷纭,但真正把基层电影拿到显微镜下深度观察分析的行为,至今没有。正是由此出发,笔者走访了重庆周边十三个区县,通过对区县主管部门、区县电影公司、农村电影放映队、农民等各方面代表的采访调查,掌握了大量关于基层电影的一手材料。电影公司是农村电影放映与发展的主要载体,本文以江津电影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历史与现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放映与发行,电影收入与非电影收入,农村放映与城区放映等多个维度,对基层电影进行了庖丁解牛式的细致剖析。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了解重庆市农村电影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整个中国农村电影发展也具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