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革,也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动力。翻转课堂便是以信息科技为支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通过网络技术和电子设备实现课下教学与课上教学的结合,翻转传统教学中“课上教师讲授—课下学生巩固练习”的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课下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反复学习,在课上对知识进行深化。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适合生活在信息时代中的学生。因此,当下国内很多教育学者纷纷将其引入各个学科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主要将翻转课堂与初中的语文教学进行结合,并在阅读教学的领域进行探索,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在研究我国语文领域已有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基础上,通过教育实践研究法自主设计开发了两节翻转课堂式的语文阅读课,并通过课上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究了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本研究最终认为翻转课堂可以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为新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缘由,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状况,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翻转课堂及相关理论概述。首先,对翻转课堂进行了概念界定,论述了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其次,对翻转课堂背后所依托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从教学构成要素、课堂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认为这种新型教学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弊端。第三部分,提出翻转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领域的基本构思,并根据构思框架设计相应教学案例。其中基本构思部分包括对翻转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案例设计中,详尽描述了翻转课堂应用在具体语文阅读课中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并在每一节课后都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第四部分,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所获得的学生与家长对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效果的反馈意见,找出翻转课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第五部分,结语。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最终认为发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可以适用于当下中国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同时总结自己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期待这种教学模式能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