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5kV系统是贵阳市南清镇供电局重要等级的电网系统,担负着繁重的供电任务,系统防雷性能要求较高。因此研究提高35kV系统防雷新技术和新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贵阳市南清镇供电局35kV线路所经地区多为山区,地形十分复杂,雷电活动强烈,土壤电阻率也较高,供电方式也采用单条线路供电,因此供电可靠性较差,由于我国规程规定35kV线路不是全线架设避雷线,线路也不换位,经实地考察发现原来进线段上的管型避雷器大都已不能正常运行,线路绝缘子串破损的现象严重,系统中也没有采用消弧线圈,防雷形势严峻。 本文即根据贵阳市南清镇供电局35kV系统多年的防雷运行资料,对35kV系统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深入地分析了35kV卫新线路的防雷性能,在考虑了输电线路走廊的地形、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杆塔档距、杆塔型号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雷击输电线路杆塔的数值计算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大量耐雷水平和绕击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等的计算。整个研究工作: ①贵阳市南清镇供电局35kV系统所辖变电站防雷研究。重点对了侵入波的幅值、陡度及其影响继续了计算。发现贵阳市南清镇供电局35kV变电站容量较小,在进线段首端适当采用线路型避雷器即刻满足要求。 ②对贵阳市南清镇供电局35kV系统的典型线路进行了防雷性能的分析,利用规程法对整条线路的防雷性能进行了计算,确定线路的薄弱环节。 ③对35kV卫新线的易击段采用计算精度高的贝杰龙法进行了仿真计算,提出了选择性安装线路型避雷器的合理化建议。 ④针对贵阳市南清镇供电局35kV系统大多为架空线路的实际情况,建议系统采用消弧线圈来降低雷击跳闸率,并对消弧线圈的运行方式进行了探讨。经过大量仿真计算,提出了正常运行时采用中性点绝缘运行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谐振接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的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对贵阳市南清镇供电局35kV线路进行了提高耐雷水平的改造。在经常发生雷击的易击杆塔上安装线路型避雷器,采用杆塔接地引下线直接引下接地避免以往引下线连接不牢,采用导电水泥对杆塔接地体进行处理。这些新方法和新措施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线路耐雷水平。改造后的线路经一年多运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措施防雷效果较明显,雷击跳闸率大为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