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生物资产亦为农业企业重要的基本生产资料,2006年我国为了对于和农业生产有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与相关信息的披露加以规范,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五号——生物资产》,其中明确指出应该优先选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1]。此与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存在明显的差异,因为生物资产拥有自然增值的特殊性,因此国际上会优先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基于长远而言,此种模式更能反映出生物资产的特性,我国生物资产计量模式亦开始逐渐往公允价值计量转变,目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如何选择适合我国的生物资产计量模式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对于生物资产计量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运用何种计量模式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定论,很多学者在理论上提出了复合型计量模式,但在实践上还没有具体应用。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及其选择应用研究在借鉴中外相关探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于生物资产的有关理论加以简要阐述,给研究奠定了理论层面的基础。其次,联系中外相关准则,介绍并分析比较了两种主要计量模式,提出了复合型计量模式,分析了市场环境、会计信息需求者、生物资产特性等影响因素,以及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详细论述了生物资产复合型计量模式的具体内容,不同时期的消耗性生物资产能够采取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结合的模式来展开计量,生产性生物资产用历史成本加自然增值与收益净现值结合的模式来计量。将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在YS企业进行具体应用,最后,针对畜牧业企业存在的市场体系不健全、估值技术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完善生物资产信息采集的基础工作、综合运用估值技术等建议。以生物资产的相关理论以及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为研究视角,促使生物资产方面的理论探究获得了一定的丰富,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YS企业里对于生物资产复合型会计计量模式展开实际应用,提出提升生物资产计量准确性、相关性的解决方案,增加了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