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幌子的设计美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_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的今天,在全球经济文化交融的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作为设计发展的土壤和源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马克思所言:“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东西”。因此,挖掘富有民族性的设计语言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设计美学为基本理论构架,选择了传统工艺文化中的幌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逻辑思辨、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国传统幌子的美学内涵。 幌子是中国古代店铺用来招揽顾客的形象性的行业标记,以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符号传达商品信息、辅助经营和招揽顾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其简洁生动的造型、鲜亮醒目的色彩、自然质朴的材料组成的视觉景观又极具装饰效果,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商业民俗景观。 美离不开感性的形式,形象性、感染性是美的主要特性,这种形象的感染性首先通过传统幌子形式表象的感官渲染表现出来。即在不违背基本招徕功能的原则下,表现为形的程式性、简约概括性、生动悦目性;色的鲜明性与单纯性;材质的自然性与质朴性。而形态、色彩、材质等形式因素在幌子的设计中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形成了多样统一的和谐的整体美感。 幌子不仅具有符号的一般特征,更具备作为艺术符号的情感性与象征性。这种丰富的情感寓意使幌子成为浓郁的主观意象,其中形的寓意传达集中表现为各种吉祥造型符号的运用及特殊历史民俗的符号化,色的寓意传达表现为设色与民族性的色彩喜好及文化内涵相一致,文字的寓意传达表现为吉祥字符的运用及构思的写意性。 “意境是中华民族这一古老的民族群体在不同时代所向往与追求的相对理想、和谐的人间生活美的境界。”幌子中这种意境不是直观显现出来的,而是蕴藏在其形意交融所折射的深厚的传统设计文化观和哲学理念之中。具体表现为美善相兼的原则、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浓郁的写意内涵、活泼的生命情调、强烈的整体韵律。 从形式层感官渲染的悦目、意象层符号寓意的悦心到意境层形意交融的悦神,中国传统幌子彰显了丰赡的内涵,反映了传统社会的审美观和文化心理。本文通过对其蕴涵的三个美学层次的研究,剖析了传统幌子深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为当代设计的表现语言提供了有益的补充。而幌子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独特的都市视觉文化景观,其丰富的象征性、在当代的开发应用以及与现代标志的比较等将是本课题后续性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保护驰名商标对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自1925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海牙文本)最先确立了驰名商标法律制度以来,驰名商标法律制度渐渐成为
本文以塑料中空容器行业的发展为主线,详细分析了各类塑料中空容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就塑料中空容器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发展建议。
清代是中国古代长篇讽刺小说创作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代表了我国古代讽刺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创作主要集中
本论文共分九章。在第一章,通过剖析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型的深层原因,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一个社会要想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情况下真正解决好养老问题,关键
印度是亚洲乃至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之一,是其所在的南亚地区的头号强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1998年5月,印度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这一惊人之举使世界的目光转到了南亚地区
本论文从M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实际的情况为基础,在M企业发生的诸多税种中就个人所得税为切入点,对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利息股利红利所得、其他所得等这
由于地形和气候因素的双重作用,新疆吐鲁番市风沙灾害频发。为治理当地风沙灾害,建造防沙林带被认为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通信信号的调制识别是截获信号处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它需要在复杂环境和有噪声干扰的条件下确定出信号的调制方式和调制参数,从而为进一步分析和处理信号提供依
本研究采用测量和自然实验的方法,随机选取四个年龄段(分别为幼儿园大班、小学一、二、三年级)共240名被试,每个年级各60名,男女各半。考察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行为发展的
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是以丹酚酸 B 镁(Magnesium lithospermate B ,MLB或称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的丹参(Radix Salvia Miltiorrhiza)的有效活性部位,其中含80%丹酚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