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西方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美国学者舒尔曼针对当时美国教师教育研究中所存在的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分离的现象,提出“缺失的范式”,给出“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对数学学科而言,PCK在数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即MPCK (Mathemat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这表明,对教师专业的发展来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完备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具备针对特定内容的教学知识,即优秀的教师能够将MK、PK、CK、TK以恰当的方式融合在一起,从而促进教学.其中,MK有4个维度:数学观念、学科内容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史知识;PK有4个维度: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以及教学知识;CK有3个维度:学生发展的知识、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以及学习环境的知识;TK有两个维度:有关传统教学媒体的知识以及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是如何设计构思整个教学活动的,是否将MK、PK、CK、TK这四个方面融合在一起;(2)教师在C长、TK这两个方面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又会做出怎样的改进;(3)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高中数学教师是如何不断地发展、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数学教学知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来自一线的40名高中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数名高中数学教师的概念课和定理课进行记录分析.除此之外,并对不同教龄以及不同职称的数学教师进行针对特定教学内容设计的访谈,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比较不同教师之间MPCK的差异.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MK、 PK、CK、TK的角度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进行研究、分析,集中在关注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特级教师与经验教师在数学教学知识以及关于学生知识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旨在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并为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提供建议与方法.研究的启示:(1)经验丰富的教师相对于新教师而言,整个教学活动会更全面一些,新教师无论在教学目标上,还是在教学重难点、教学例题与习题的选择上,都缺乏深刻的考虑,并且教学的例题和习题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教材,不敢进行变式练习和拓展,除此之外,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新教师以主角的身份出现,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对学生的知识缺乏了解;(2)在教学反思方面,有经验的教师不仅在课前、课后进行反思,还会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而新教师基本上只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缺乏对整堂课的总体反思;(3)在备课方面,新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是很了解,只限于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而有经验的老师除了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外,还会将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设计;(4)在评判学生学习效果方面,新教师绝大部分情况下仅仅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考试,然后针对错题进行训练;而经验教师和特级教师还会根据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以及课后与学生的交流的情况来评判,从而在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表征方式等方面作出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