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兴安盟五岔沟林业局牛汾台林场33a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1312株/hm2、1552株/hm2、1632株/hm2三种密度林分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树高分布、胸径分布,树高生长过程、胸径生长过程、材积生长过程,林分蓄积量及形数、形率,林下土壤含水量、枯枝落叶层厚度及对林下植被状况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兴安落叶松林树高分布中最多株数所对应的树高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密度对平均树高的作用不规则;密度加大使小径阶林木的数量增大,而大径阶的数量减少,平均直径随密度的增大而递减。2.在研究树龄期间,兴安落叶松树高生长曲线随着树龄而逐渐升高,在16a左右树高平均生长达到最大值,在初期和后期连年生长量较低。三种密度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树高有一定影响,但结果并不明显。胸径总生长曲线呈现出一条“s”型曲线,胸径平均生长量在15a时达到最大值,连年生长量在6至17a间生长较快。1312株/hm2和1632株/hm2间胸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材积总生长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大,材积平均生长量至33a仍有上升趋势,材积连年生长量10a后生长较快,三种密度间兴安落叶松材积生长存在显著差异。3.三种密度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内林木正形数系列曲线走势基本相同,没有显著差异。共同表现出林木越高越尖削,且林木基部直径变化最为明显。4.蓄积量在三种密度模式下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分别为149.95m3(1312株/hm2)、147.50m3(1552株/hm2)、144.45m3(1632株/hm2)。5.土壤表层含水量和枯枝落叶层厚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三种密度对土壤表层含水量和枯枝落叶层厚度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6.林分密度对植物种类和盖度的影响呈现出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规律。1312株/hm2林分密度下植被种类为12种,盖度为12.6%。1552株/hm2下植被种类为6种,盖度为6.8%。1632株/hm2下植被种类为1种,盖度为4%。7.确定合理的密度对促进林木生长,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有着重要意义。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见,在研究区立地条件下1312株/hm2为33a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的经营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