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体中细胞的信号传导、基因表达、酶促代谢、涉及氧化还原的呼吸等很多生物化学反应过程都是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完成的。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过程的深入研究对于理解和揭示细胞的功能调控机制及疾病控制与治疗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在感受外界胁迫下,利用自身调节体系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在调节的信号传递中,激酶对底物的修饰或蛋白间氧化还原状态的转化等都是动态作用过程。这些作用过程很难用Pull-down,免疫共沉淀和荧光共定位等传统方法来验证。本论文主要以光谱技术研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内容包括:(1)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AtGPX3)和硫氧还蛋白(TRX)为研究体系。利用蛋白质定点突变、内禀荧光探针(色氨酸)和人工荧光探针—TF3、TF5(Cy3、Cy5的升级替代产品)的荧光光谱以及蛋白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等方法和技术来研究蛋白相互作用中的电子转移模式以及蛋白质氧化态还原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研究结果确定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和硫氧还蛋白(TRX)的两种不同状态,对应不同的氧化还原特性;结合基因点突变技术,证实了GPX3和TRX相互作用时,二者之间电子传递模式是GPX3将电子传递给TRX,而并不是像通常情况下的TRX作为供氢体存在。(2)以拟南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AtGPX3)和硫氧还蛋白(AtTRX9)为研究体系,利用蛋白荧光标记技术,单分子多通道全内反射荧光显微(TIRFM)系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等技术,在体相和单分子水平上研究了两种蛋白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观测蛋白内禀色氨酸的荧光光谱变化,以及荧光探针标记后AtGPX3和AtTRX9蛋白之间的FRET效应,获得了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并讨论了相关的科学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拟南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AtGPX3)、硫氧还蛋白(AtTRX9)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状态以及不同的氧化还原特性,证明了氧化态的AtGPX3与还原态的AtTRX9之间存在电子交换,也证实了硫氧还蛋白(TRX)在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充当电子供体这一说法。单子层次上的实时结果表明了AtGPX3与AtTRX9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构象动力学在其相互作用中的调控功能。以上结果为揭示逆境植物细胞中的信号传导等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深层次研究其它体系中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蛋白与药物识别等过程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扶贫工作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扶贫开发、“八七”扶贫攻坚和新“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等四个阶段,虽然扶贫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当
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41岁。因"左侧腰痛"于2007年8月23日在南京军区南京总院泌尿外科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左肾巨大囊性肿瘤,周围多个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示:左肾神经内分
目的报道1例肾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并探讨其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肾神经内分泌癌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位于肾中上极,大小为4.5 cm
【目的/意义】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考虑关系强度的有界信任模型,分析网络集群行为的观点演化机制,以期为引导和化解网络集群行为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基于网络社群用户观点
中西主流媒体的对华报道有较大差异,文化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和英美主流媒体对'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报道为例,运用吉尔特·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
从二战后,美国通过《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关系法》、《台湾安全加强法案》这三个条约,主要从军事在亚洲部署下"台湾"这颗棋子。近年来美国提出"重返亚洲战略",将会进一
为了获得晶粒细小均匀的羟基磷灰石(HA)涂层,以磷酸三乙酯[(C2H5O)3PO]和四水硝酸钙[Ca(NO3)2·4H2O]为羟基磷灰石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钛材表面制备HA生物涂层。采用扫
<正> 一、绪言防紫外线面漆,主要是由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增韧剂、填料等物质,经过溶解、熟化、固化调制而成的一种浅黄色清漆。特点是吸收紫外光、耐酸喊、耐有机溶
本文主要对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大学生危机管理和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大学生危机管理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资料的查阅以及一些学者在相关研究中的心得做出分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重要的是做到四个把握好:把握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