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选自美国著名精益制造咨询师比尔·卡雷拉三十年的经验之作--《精益制造》。一直以来,比尔都作为一位引导者、指导者和培训者向客户传授精益之道。目前,还未有该书的中文译本出版,预计明年其中文译本将正式出版。译者选取本书第一部分“是什么”的九个章节进行翻译,并根据原文特点,选取了功能主义翻译学派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宏观理论指导,旨在再现原文风格以实现译本的文本功能和译者的翻译目的。本报告的主体结构由项目简介、过程描述、难点分析及策略运用和实践总结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项目简介,主要介绍了实践背景、翻译材料、预期实现的目的以及项目在社会、理论和译者个人层面产生的意义;第二部分是过程描述,译者首先概述了实践规划,然后从文体特征、词汇特征和句式特征三个方面对原文进行了分析。理论依据中译者简述了“功能加忠诚”原则指导该科技文本翻译实践的适用性,并且对理论内容作了简要介绍;第三部分是关于翻译难点及策略运用的阐述。译者发现原文中存在以下难点:正式与非正式文体相结合的风格;大量专业术语、复杂长句、口语短语和现在时与被动语态的使用。针对以上难点,译者运用了直译、异化和交际翻译的翻译策略以及增译、句子拆分和被动变主动的翻译方法来处理这些难点。此外,译者还受到翻译环境和自身能力不足的限制,但在“功能加忠诚”原则的指导下,译者积极协调各个参与要素的关系,克服了以上困难;第四部分则是实践总结,阐述了译者的翻译心得。具体说来,对待科技文本翻译,译者必须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完成翻译实践。最后,在实践启示中译者提出了未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