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AG)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索CNAG中医证型分布与内镜下黏膜表现、幽门螺旋杆菌(Helico bacter pylori,Hp)感染等因素的相关性,完善CNAG中医辨证体系,从而为CNAG的临床科研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临床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CNAG患者208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合患者内镜下胃黏膜表现,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结果:CNAG的内镜下黏膜改变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关联性。本次研究的208例患者主要以脾胃虚弱证患者最多,其次为肝郁气滞、脾胃湿热、肝胃郁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证患者最少。CNAG各中医证型与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各证型均以老年组发病率最高;而青年以肝郁气滞及脾胃湿热最为常见。中年人则以脾胃虚弱多见。研究CNAG的发病诱因的结果显示,在常见诱发因素中,以饮食不当为首,其次为分别为精神和理化因素。在中医证型与病程关系中,中医证型以在肝郁气滞证、脾胃湿热及肝胃郁热证最多见;3月-1年内及1-5年内,脾胃虚弱证、肝郁气滞及脾胃湿热证较为多见,5-10年以脾胃虚弱证最为多见,10年以上,以胃阴不足及胃络瘀血证为主。不同证型HP的感染检出率:脾胃湿热证最高,脾胃虚弱证感染率最低。CNAG各中医证型与镜下黏膜表现有显著相关性,脾胃虚弱证以粘膜水肿为主要表现,肝郁气滞主要表现为黏膜红斑、水肿;脾胃湿热证及肝胃郁热证则以出血点或糜烂为主,胃阴不足证以黏膜粗糙为主。胃镜与舌质的关系中,胃镜象以黏膜红斑为主者,舌质以淡红舌为主;胃镜象以黏膜水肿为主,舌质则以淡白舌为主;黏膜血点或糜烂以及黏膜粗糙为主要表现者,舌质以红绛舌或紫暗舌为主。而与舌苔关系中,胃镜象以黏膜红斑为主者,舌苔以薄白苔为主;胃镜象以黏膜充血为主,舌苔则以白厚苔为主;黏膜血点或糜烂以及黏膜粗糙为主要表现者,舌苔以薄黄苔及黄厚苔为主。结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各中医证型与内镜下胃黏膜表现、HP感染、以及内镜下胃黏膜表现与舌苔、舌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