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杨松的东北朝鲜民族抗日革命观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h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帝开始武装占领中国东北,至此,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民族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并肩奋斗,与日帝展开了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抗战之初,我党曾长期受“左”倾路线的影响,鉴于此,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于1934年7月,派杨松到东北指导工作。杨松到达东北后,认真分析了东北抗战的形势,排除了“左”倾错误路线对东北地区的干扰,创造性的发展了东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组建统一的东北抗日联军,实行了正确而有效的民族政策,使中朝人民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实现了中朝人民更广泛的联合,凡此种种,不仅对中国东北的抗日武装斗争做出了贡献,对朝鲜的反日民族解放斗争也贡献良多。本文试从四部分论述杨松的东北朝鲜民族抗日革命观,即杨松的革命历程,对东北抗日革命运动的分析,对东北朝鲜民族抗日革命运动的分析,及其政策主张对东北朝鲜民族抗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部分,概述了杨松的革命历程。杨松在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各种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1927年2月,杨松经共青团中央的介绍,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奠定了其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1934年7月,杨松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遣,化名吴平,来到东北,具体指导东北的抗日革命斗争。1938年,杨松从莫斯科回到延安,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任秘书长和宣传科长。创办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并任第一任总编辑。第二部分,论述了杨松对东北抗日革命运动的分析。指导东北抗日革命斗争时期的杨松在贯彻“一·二六”指示信关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精神的同时,还对东北抗日武装斗争形势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及时纠正了当时东北普遍存在的“左”倾错误路线,提出实行“下层联合”、“上层联合”并行的方针。杨松率先提出组建东北抗日联军,抗日联军的组建实现了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的联合,为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三部分,论述了杨松对东北朝鲜民族抗日革命运动的分析。基于对革命形势的深刻认识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深刻理解,杨松及时纠正了革命队伍内部存在的关于朝鲜民族问题的错误思想与态度,消除了“左”倾错误对中朝民族联合统一战线的负面影响,纠正了东满地区发生的肃反扩大化——“民生团”事件的错误。杨松主张“建立中韩反日联合军”,“成立韩国民族革命党”,“争取韩国民族独立”。对中朝人民联合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朝鲜的反日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四部分,论述杨松的政策主张对东北朝鲜民族抗日革命的历史意义。杨松提出的政策主张,加强了东北各民族各阶级人民群众的联合抗日,巩固并扩大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杨松因率先主张在东北延边地区成立朝鲜民族自治区,而成为东北朝鲜民族自治的理论先驱。在杨松提出的建立朝鲜民族革命党的基础之上,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共产主义者在中国东北成立了“在满朝鲜人祖国光复会”,并指挥抗联部队打回朝鲜国内,把朝鲜民族反日独立解放运动推向更高的阶段。
其他文献
电子病历已经在很多医院得到了应用,但是电子病历信息存在很多安全性问题。本文主要对CA认证保证电子病历信息安全的作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呼和浩特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城市,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故事,许多人和呼和浩特结下了不解之缘,或口耳相传,或文字描述,记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进程,俄国著名蒙古学学者阿·马·波
本文从情志不遂、劳损所伤、饮食失调等因素所致肝、肾、脾功能失常,冲任功能低下初步探讨卵巢功能减退的病因病机。认为脾肾两虚、肝郁血瘀是其主要病机,病性属虚实夹杂,虚
四川会理地区匪患早已有之。近代以来,由于军阀混战,土匪活动的蔓延出现失控的趋势。特别是在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国民党政府在军事上的连续失利,蒋介石想效仿抗日战争时期,固
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进行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
近年来,风力发电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大型风力机产生的噪声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通过远场传声器测量法开展了大型风力机噪声实验,研究了风力机的主要噪声源位置及产生
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文化和专业基础上,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教育,是为适应工业大生产而产生的教育类型,起源于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一般认为,
本文是以1897年—1922年江苏的师范教育为对象的专题研究。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当中,尊师重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注重“德行道艺兼求”,但是却没有专门培养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