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时代,生态问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密切关注的重大发展问题,但归根结底它是人的问题,即人类在其错误价值观的指引下对生态进行了粗暴地开采与利用。因此,改善生态困境需要去追问人的问题。在生态面前,人到底应该有怎样的生态思维方式,应该建立怎样的生态心理机制呢?于是生态人格便应运而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而新时代大学生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改善生态困境,助力美丽中国目标实现的中坚力量。故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加强其生态人格培育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本论文包括导论共由五部分组成。导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相关概念厘定及研究的理论渊源。一是厘定了新时代、人格、生态人格及其培育的概念;二是从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生态人格培育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的生态人格培育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人格培育的思想、西方生态文化中有关生态人格培育的思想四个维度追溯了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理论渊源。第二章,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成效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一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自我培育的意识与能力初步显现;二是高校等培育载体的作用明显。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分析问卷数据发现:一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内在基础尚显薄弱,自我培育能力不强;二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校园培育存在诸多短板,整体效果不佳;三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外在培育氛围不浓厚,隐性教育作用不明显;四是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受反生态价值观影响大,应对措施不足。第四章,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路径。借助问卷并结合第三章、第四章研究成果认为:一是要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教育合力;二是要健全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保障机制;三是要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人格的自我培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