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庆邦是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小说或激流惨烈,或舒缓悠远。刘庆邦所有的小说几乎都是与他的童年经验分不开的,所以本文从文艺心理学基本原理出发,来研究刘庆邦童年经验与其小说文本之间的关系,探求二者在心理结构上的联系,进而发掘刘庆邦小说的新特点、新风格。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一、刘庆邦小说童年经验的表现特点。刘庆邦小说中的童年叙事并不完全等于刘庆邦的童年经验,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往往通过儿时形成的心理定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创作。童年经验表现在刘庆邦的作品中,具有这些特点:儿童视角的运用、对女性的极大关注、父亲形象的缺席、自卑情结的流露。
二、刘庆邦童年经验对其小说价值风格的影响。一个作家作品风格的形成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早期童年的经历对创作风格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刘庆邦悲惨的童年经历以及刘庆邦后来对童年记忆的执着,都对其小说价值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小说的童真美和悲剧性等价值风格上。
刘庆邦对于童年的深情抒写,其实是在寻找我们久已丢失的童心,这也为许多躁动不安的灵魂寻找到一个宁静优美的栖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