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民族问题的讨论从巴基斯坦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在这方面有两种主要的叙事:一方面,官方说法认为,巴基斯坦是以“双国家理论”为基础,以伊斯兰教的名义创建的;另一种叙事恰恰相反,并且得到巴基斯坦民族主义者和左翼人士支持,它认为巴基斯坦的诞生给各省带来了自治权和主权的承诺。本文即围绕这两个主要问题展开。首先,“1970-1988年期间,在信德省和俾路支省发起民族主义运动背后,左翼和民族主义力量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第二,“巴基斯坦国家是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的,与民族主义和左翼势力相矛盾的,该国是否成功地克服了其相反的说法?”本文讨论了当时国际左派阵营中关于国家问题的辩论,主要是列宁和罗莎·卢森堡之间的辩论,也包括列宁和印度共产党领导人马纳本德拉·纳特·罗伊之间的辩论。在分析了国际左派的话语之后,本文以俾路支和信德民族主义运动为案例,聚焦于这一话语在巴基斯坦的情况。自从民族国家形成以来“民族问题”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因此,必须首先根据一些相关理论来讨论这一现象。共产主义领导人列宁和罗莎·卢森堡之间的辩论已经很久远了,但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自决权的辩论还没有在左翼内部得到解决。其次,列宁和罗伊之间关于殖民和民族问题的辩论也是非常古老的,始于1920年,但是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在这场辩论中凸显了当时印度的普遍状况:一方面,印度民族主义者和印度共产党人正在与英国帝国主义作斗争,与此同时,阶级问题也很重要,需要引起共产党人的关注。列宁和罗伊之间的辩论处理了这两个问题,因为当时还没有巴基斯坦,但现在巴基斯坦的一部分省份当时是印度的一部分,所以这场辩论对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意义。除了对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之外,讨论全球左翼运动及其对分治前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影响也很重要。在这方面,前苏联发挥了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保护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因此,本论文简要讨论了它在支持这些民族解放运动中的角色。与前苏联一样,另一个左翼国家古巴的角色也被简要地提及。在讨论了理论框架和全球左翼运动之后,本论文继续聚焦巴基斯坦国内关于民族问题的辩论。为了讨论关于巴基斯坦民族问题之辩,首先,分析了国家当局和左派之间的辩论以及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处理巴基斯坦国家与民族主义和左派势力的矛盾观点背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巴基斯坦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的问题。与此同时,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关于国家创建的基础和民族问题的这两个矛盾的叙述为研究提供了基础,从而可以根据这一论述分析俾路支和信德民族主义运动。在俾路支民族主义框架下,我们进一步讨论和辨析了国家当局和左翼民族主义者之间的辩论,主要从卡拉特与巴基斯坦合并的问题开始,卡拉特是俾路支的代表领土,于1947年8月宣布为独立国家,但后来于1948年与巴基斯坦合并。卡拉特位于俾路支省的中部,俾路支省被认为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但直到1970年才正式成为一个省。在这方面,据俾路支民族主义者的说法,当巴基斯坦军队进入该地时,卡拉特国家被强行吞并,他们得到了当时卡拉特统治者米尔·艾哈迈德·亚尔·汗·俾路支的“加入声明书”。但恰恰相反,国家官方叙事称卡拉特的统治者自愿签署了协议。本论文详细讨论了这一问题,接着分析1948年针对巴基斯坦国家政府的第一次俾路支叛乱,随后是1960年代针对军事独裁者穆罕默德·阿尤布·汗的另一次叛乱,最后是1973-1977年发生的针对布托政权的叛乱,这次叛乱势头凶猛且组织性极强,文章详细讨论了发起叛乱的主要原因,以及叛乱在巴基斯坦政治中,尤其是在俾路支民族主义政治中的影响和结果。在分析了俾路支抵抗运动和国家政府对俾路支人的政策之后,我们案例研究的另一部分转向了信德民族主义,以便对比分析析俾路支和信德民族主义运动的性质差异。由于俾路支民族运动从一开始就更加注重游击战术,而信德民族主义则与其相反,一直围绕着和平方式,要求根据全印度穆斯林联盟1940年通过的《拉合尔决议》获得省级自治。在该决议中,包括印度境内的信德在内的穆斯林占多数地区被承诺如果他们加入巴基斯坦,将获得自治和主权。因此,本文研究了这一问题,并讨论了国家当局如何应对这一需求。信德民族主义政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信德人反对国家政府在主权和省自治问题上的一些政策;其次,信德人和莫哈吉尔人(来自印度的移民)之间的族群间冲突问题;最后,1971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后,反国家主义和分离主义政治问题。研究发现,左派和族群民族主义关系的共同目标是联合抵制国家的镇压政策,因为这是更好反对国家现状的方式。另外,自巴基斯坦建国以来,民族问题就成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因此,如果左派忽视这个问题,将不利于其自身发展。与此同时,在这个问题上,左派内部也有一些冲突,但是没有一个左派政党否认民族问题在巴基斯坦的重要性。至于巴基斯坦政府在民族问题上的立场,当局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一直强调除了巴基斯坦民族之外,该国没有任何其他民族或民族身份,因为根据官方叙事,巴基斯坦是以伊斯兰教的名义创建的,因此它是一个穆斯林国家,而不是什么旁遮普、信德、俾路支或普什图国家。因此,无论谁说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都会面临着来自国家层面的压力。这直接意味着巴基斯坦政府已经否认了 1940年《拉合尔决议》中提到的省级自治问题,尽管该决议仍然被视为巴基斯坦的建国决议,但是就省级自治问题而言,该决议的主要部分并没有被国家当局实际采纳。因此,族群-民族主义一直是这个国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简而言之,尽管国家采取压制政策,但族群问题仍然比宗教问题更为重要,在本文选定的研究时段内,即1970-1988年,国家没有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