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对老年人来说,良好的健康状况才是其享受美好晚年生活的基础。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的照料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挥家庭照料的优势,并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在构建“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探讨家庭照料与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健康的作用机制,能够明晰家庭照料在养老方式中的作用,并从中找到提升其健康水平的有效路径,不仅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还要让其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基于目前老年人的照料现状和现实需求,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本文从高龄老年人角度出发,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家庭照料与老年人健康内在关系的研究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Ordered Probit和OLS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家庭照料对高龄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实证分析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家庭照料更多表现的是健康效应,与没有家庭照料的高龄老年人相比,拥有家庭照料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但在影响程度及相关变量的显著性上还存在差异。其次,基于不同的个体特征,从老年人性别和失能程度两个视角分析了家庭照料支持在不同老年群体中所产生的影响差异。家庭照料对于老年女性的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对老年男性来说并没有显著影响;此外,家庭照料对严重失能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对轻微失能老年人的自评健康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再者,基于家庭照料的不同来源进行比较分析,与其他照料方式相比,配偶照料和子女及其配偶照料同样能够显著改善高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其中配偶照料的影响程度大于子女及其配偶照料的影响程度,并尝试分析了可能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形成研究结论,而且从不同维度提出了完善家庭照料决策的对策建议包括:不断优化和完善家庭照料功能;积极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照料需求;重视并支持家庭照料者;重塑传统的家庭观念与文化,增强高龄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互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