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在学校体育提出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原则的指导下,高校体育运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高校通过挖掘各种资源,增加体育设施、改善运动条件、增添新项目、新内容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乒乓球运动为隔网对抗项目,与人无身体接触,不易受伤,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帮助,是集健身、益智、娱乐、竞技为一体的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的运动项目,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在大学体育运动项目中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因此,通过对吉林省高校乒乓球运动开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不仅有利于吉林省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升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吉林省不同地市、不同层次的13所高校的乒乓球运动场地设施、师资队伍、学生动态、课余活动及制约其开展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乒乓球运动具备的健身、娱乐、社交、审美及充实业余生活等多重功能,是吸引高校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重要因素。高等院校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一定的乒乓球技能与知识后,有助于自己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从而增加获得各种有益信息的机会。
2、吉林省高校基本都有专门的乒乓球场馆。但由于扩招等原因的影响,大部分高校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部分高校的教师可支配的乒乓球台数量在 10张以下,不能保证一个自然班(25 人)的教学需求,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需要自备球拍。
3、我省高校乒乓球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专业、职称和学历结构不是非常理想,师资人数相对缺乏,尤其是缺乏一批高学历的乒乓球专业人才。乒乓球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在岗培训机会较少,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影响大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主要因素有:场地设施、师资、个人兴趣、社会影响和经济能力等影响因素。大部分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不是很浓厚,阻碍学生积极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主要因素是场地设施和教师队伍等。
5、在有乒乓球社团及俱乐部的学校里,其相关的活动明显要高于没有其组织的学校,在由专人负责经常组织会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练习,组织各种校内和校际之间的乒乓球比赛,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及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