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调查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以及对其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实验调研,制定出适应理工科大学生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培养策略。通过STS教育的培养,让学生具备科学基本的认识能力、运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本文通过介绍STS教育理念及科学素养的相关理论,找出STS教育理念和科学素养培养的联系,经过调研分析、教学实验证明STS教育理念对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具有可行性及优势性,最后归纳总结出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科学素养培养策略。本文阐述了STS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纵向比较:STS教育理念发展历史;横向比较:STS国内外发展现状;归纳总结我国STS教育发展的特点及不足。解释如何将STS教育中国化。探讨科学素养内涵及评价标准。由公众科学素养引申到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从两者内在联系确定研究对象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及特点,制定了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评价的三级指标。调查分析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前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中存在的不足,将STS应用于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比较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STS教学活动和传统教学活动,经过调查研究,STS教育理念应用于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明显的优势。基于上述调查制定三个基于STS教育理念的培养对策:兴趣课程策略,网络平台策略,科文体系策略。通过详细的调研分析及十八周的教学实验,证明STS理念对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切实可行且具备较大优势,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得以实施,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将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形成完整的中国化STS教育理论体系,从而为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