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治疗慢性持续性中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性研究。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门诊确诊的100名符合2008年全球哮喘治疗创议(GINA)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性中度标准的哮喘患者,其中男/女为37/63,年龄32.11±12.95岁。将其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A组为治疗组,B组为阳性对照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1.72μg/mL2支加入3mL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5天。B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100μg,每天2次,持续使用。C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5ml,每天1次,连续5天。C组治疗后第6天肺功能无明显改善、激发试验无转阴者,随机分入A、B组。A、B两组持续观察3个月,期间患者均可按需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症状并记录使用喷数。于第0天、第6天、第31天、第3月末查A、B两组患者肺功能及哮喘激发试验,治疗前、第31天、第3月末测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第3月末A组失访8人,B组失访7人。结果:经统计,在第6天、第31天、第3月末,A组哮喘激发试验转阴率分别为82%、78%、71%,B组分别为84%、90%、98%,C组在第6天复查激发试验均仍为阳性,A、B两组治疗后患者激发试验与治疗前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转阴,经卡方检验第31天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月末B组转阴率较高(P<0.05)。经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治疗后A、B组乙酰甲胆碱累积量(FEV1-PD20)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两组间比较第31天无差别,第3月末B组FEV1-PD20较大(P<0.05);C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治疗后B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在第31天、第3月末均较A组明显增高(P<0.05);A、B两组最大呼气流量(PEF)在治疗后均显著增高(P<0.05),在第31天、第3月末B组较A组增高明显(P<0.05);C组治疗前后FEV1、PEF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ACT评分均显著提高、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的使用量均明显减少(P<0.01),B组较A组明显(P<0.05)。A组雾化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低热,以第3天明显;观察期间B组有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持续1周;C组无不良反应。3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生因哮喘急性加重而需要急诊就医的不良事件。结论:(1)持续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5天能抑制慢性持续性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并改善肺功能、控制症状、减少发作、减少缓解药物的使用量,对慢性持续性中度支气管哮喘有治疗作用并可维持1月以上。(2)至第3月末,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支杆菌对慢性持续性中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有所下降,提示有必要适时如第1月末、第3月末再次雾化维持疗效。(3)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支杆菌治疗慢性持续性中度支气管哮喘有效、方法简便、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易于在基层医院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