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IVIM-DWI在评估肝癌射频消融术(RFA)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的作用,以及识别RFA术后坏死与肿瘤残余组织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按照肝癌的临床及病理诊断标准,选取2015年08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RFA治疗的28例肝癌患者。分别于RFA术前1周、RFA术后一个月内、RFA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行MR检查。在磁共振常规检查(T1WI、T2WI、DW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等)序列的基础上,增加了IVIM-DWI序列。回顾性测量7组数据的D值、D*值以及f值,所有数据被分成7组:IA组:RFA术前肿瘤组织;IB组:RFA术前瘤组织;IIA组:RFA术后坏死组织;IIB组:RFA术后残余组织;III组:RFA术前肿瘤组织;IVA组:RFA术后3月坏死组织;IVB组:RFA术后6月坏死组织。采用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IA组和IIA组的平均D值、D*值以及f值分别是(1.13±0.19)×10-3mm2/s和(1.63±0.31)×10-3mm2/s、(41.75±12.53)×10-3mm2/s和(30.55±7.87)×10-3mm2/s、(30.34±12.80)%和(19.40±7.89)%。IB组和IIB组的平均D值、D*值以及f值分别是(1.28±0.19)×10-3mm2/s和(1.31±0.16)×10-3mm2/s、(43.78±14.80)×10-3mm2/s和(42.25±16.81)×10-3mm2/s、(24.43±10.76)%和(23.33±7.34)%。III组的平均D值、D*值以及f值分别是(1.10±0.21)×10-3mm2/s、(40.76±12.61)×10-3mm2/s、(30.02±11.62)%;IVA组的平均D值、D*值以及f值分别是(1.62±0.35)×10-3mm2/s、(30.13±6.22)×10-3mm2/s、(18.74±8.52)%;IVB的平均D值、D*值以及f值分别是(1.71±0.26)×10-3mm2/s、(27.28±7.69)×10-3mm2/s、(16.59±7.69)%。统计分析显示:IA组和IIA组的D值、D*值以及f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B组和IIB组的D值、D*值以及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A组和IIB组的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D*值及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I组与IVA组、III组与IVB组的三个参数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VA组与IVB组的D值、D*值以及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特征曲线(ROC)结果表明:仅D值具有识别RFA术后肝癌残余组织的临床价值(P<0.01),曲线下面积为0.826。结论:1、IVIM-DWI的D值在评估和监测RFA治疗肝癌的疗效上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2、在区分RFA治疗肝癌术后坏死及残余组织方面,磁共振IVIM-DWI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评估和监测RFA治疗肝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