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采集的无线体域网AMC协议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ix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体域网是一种以人体为中心的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它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军事、医疗、运动和娱乐等。因为对无线体域网节点隐蔽性和便携性的要求,节点有限的电池容量使得能量问题成为无线体域网一直面临的重要挑战。近年来,一种新兴的为无线体域网节点供电技术——能量采集,成为无线体域网能量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传统的由电池供电的节点会因为电池耗尽而进入永久的睡眠状态,而基于能量采集的节点则只会短暂进入睡眠状态,能量充足后又会进入工作状态。因此基于能量采集的无线体域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利用采集到的能量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  本文研究了基于能量采集技术的无线体域网中媒体访问控制层(MediumAccess Control,MAC)协议问题,分别提出了分布式MAC协议策略和集中式MAC协议策略,目标是提高基于能量采集技术的无线体域网的数据传输效率,其中分别考虑的因素是时隙分配策略的决策速度和最优化程度。  1.在分布式MAC协议策略中,我们从子节点的角度考察WBAN数据传输过程,以子节点为主对信道接入方式进行分布式的决策。我们结合子节点的缓存区数据包数量和可用能量数,构造了无限MDP决策模型,通过使收益函数代表子节点的数据包传输量并对子节点非竞争性时隙的使用进行控制,我们求解出MDP模型最优策略。以MDP最优策略为根据,子节点可以实现根据自身数据包数量和可用能量数进行进行动态的信道接入。仿真表明我们这种分布式的动态MAC协议策略获得了比传统的时隙CSMA/CA更高的数据包传输量,减少了节点缓存区的数据包溢出。  2.在集中式MAC协议策略中,我们将整个WBAN中所有子节点的数据包状态和能量状态结合成联合的系统状态,以此构建无限MDP决策模型,决策结果即为每一个子节点的信道接入方式。通过根据数据包传输量设计收益函数,我们使用近似求解算法求解出最优时隙分配策略,以获得最大化的WBAN网络数据包传输量。仿真结果表明,集中式的MAC协议策略获得了比分布式MAC协议策略和时隙CSMA/CA更高的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率。  分布式MAC协议中子节点根据自身状态对信道接入方式进行决策,因为数据包和能量状态空间小,子节点可以快速地根据实时状态获得最佳信道接入方式。但是因为缺少其他WBAN节点的状态和行为信息,节点得到的只是局部最优的策略结果。而集中式MAC协议把所有节点的状态结合成联合的系统状态,以此对每个节点的信道接入方式进行决策,因为是基于整个系统的状态信息做的决策,所以集中式MAC协议可以得到全局最优的决策结果。但是,因为集中式MAC协议的状态空间很大,集中式MAC协议进行信道接入决策需要的时间相对于分布式MAC协议很大。
其他文献
作为近年来兴起的身份识别技术,生物识别利用了人体的终生不变性和非侵犯性的特征,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众所周知,人体的各种外部特征,如指纹、虹膜、声音
Lamb波检测信号的分析与识别一直是无损检测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Lamb波传播的多模式和频散特性对检测的影响,采用基于FFT、STFT的分析方法对超声Lamb波检测信号进行处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它集成了传感器、嵌入式计算、网络和无线通信四大技术。作为对人类未来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十大新兴技术之首,在军事、医疗、
序列图像的运动估计作为视频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关键技术,已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在工业、商业、国防、医学、网络技术等领域,具有广
数字化已成为新一代航天测控技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MPSK中频数字接收机具有灵活性、通用性、开放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它将成为新一代航天测控系统的重要组
近年来,随着NGN、第3代移动通信(3G)的大力发展,数据业务在骨干网上持续爆炸性增长,尤其是对IP业务的需求激增。IP业务具有突发、多变、不确定、不可预见等特点,采用今天的SDH网
人体或其他生命体通常按照一定的速度、步幅和步频走动或者跑动,因此其谱图呈现出微多普勒特性。人体步态检测与特征提取主要是利用人体行走的动态特性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相
天基雷达(SBR)是一种以卫星为平台,用于远距离目标检测和跟踪的雷达系统。因其具有全天候、探测空域大、预警时间长、抗摧毁能力强、不受领空和地球曲率限制等优点,近年来已
随着传感器技术,低能耗电子和射频技术的发展,低能耗、廉价的无线微传感器逐渐得到大规模应用,相应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运而生。无线传感器网络可用于军事、商业、医疗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