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措施对土壤中典型酞酸酯消减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酞酸酯是邻苯二甲酸的酯化衍生物,作为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地膜等各种塑料制品中。当前,我国设施土壤酞酸酯污染较为普遍,危及农田生态系统安全和人体健康。因此,如何加速农田土壤中酞酸酯的消减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和农业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土壤环境中检出率较高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为目标污染物,通过水分调控、微纳碳材料添加等农艺措施,探究了其对土壤中酞酸酯消减的影响,阐明了农艺措施影响土壤中酞酸酯消减的微生物机制,从而为酞酸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主要获得
其他文献
当下新兴污染物人工甜味剂(Ass)和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典型新兴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被频繁检出,甚至在人体血清内检测到了PFCs的存在。由于Ass和PFCs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而无法被常规水处理方法有效去除,与此同时,水环境中的Ass和PFCs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产生浓度积累效应,不仅会对人体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对水环境安全产生巨大威胁,因此此类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作为一种以UV照射为活化方式的高
学位
随着越来越多新型电子产品的问世,人们淘汰下来的电子产品数量迅速增加。一方面国内废旧电器飞速增长,另一方面又回收了大量国外废旧电子垃圾,这已经成为我国环境安全的重大隐患。废旧电子产品的再回收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废旧电路板的处理就是一个重点,废旧电路板上含有大量的稀有金属及贵金属,如果置其不顾会浪费大量有用资源,不妥善归置的话对环境安全也会造成恶劣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收集利用有价值物质,在处理
学位
木质素磺酸钠是具备分散功能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改良染料的悬浮率并提升水溶性从而改良印染效果,在印染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大量的木质素磺酸钠随着印染废水进入自然环境,容易造成较大的生态影响及潜在风险。本论文以木质素磺酸钠为研究对象,考察单独零价铁(Fe~0)体系、单独过硫酸盐(PS)体系与Fe~0/PS对木质素磺酸钠的降解效率,同时为研究零价铁(Fe~0)通过电子转移活化过硫酸盐(PS)对分散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汽车尾气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滥用,大量重金属被排放到土壤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威胁。化学淋洗技术能够有效修复重金属土壤,具有操作简单、洗脱周期短和去除效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污染场地修复中。淋洗技术的关键在于选取一种高效经济的环境友好型淋洗剂。柠檬酸发酵液含有大量有机酸及其它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酸性和络合能力,对重金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多,人与土地的矛盾也日益显现。此前,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环境因素,一味追求速度,从而导致后期发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环境因素尤为严重。我国虽然针对环境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但在村镇规划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做的不够深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也未广泛应用在村镇规划建设中。因此,开展村镇规划建设工程对某一地区的环境影响及其对
学位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中,随着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含有毒有害的物质,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发生副反应,引起二次污染,因此急需对电解液展开回收工作。本论文实验使用超临界CO_2静态萃取和动态萃取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工艺萃取电解液,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的萃取工艺参数;选取夹带剂进一步提升电解液的萃取效率;最后探究了商业化18650锂离子电池在
学位
有机氮通过改变气溶胶的缓冲能力以及酸碱度来影响气溶胶理化性质,在环境质量恶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溶解性有机氮沉降量约占总氮沉降量的25%。有机氮既是细颗粒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组成成分,而SOA与霾的形成有关。开展颗粒物中有机氮的研究,对进一步了解SOA和霾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京江北新区2019年4月、7月、11月和12月为代表分析了大气水溶性PM_
学位
在本课题中,选择毒死蜱农药废水作为降解的对象。考察了毒死蜱农药废水在不同因素下的去除情况,同时使用了通过响应面分析(RSM)设计优化实验,以毒死蜱的降解率为响应值,分析比较实验值与预测值,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钌铱钛作为电极材料、温度25℃、反应时间1 h、pH=7、电压为25 V、超声功率为240 W、电解质无水硫酸钠的浓度为3g/L,降解率为98.813%。探究了超声、电化学及超声电化学技术对毒
学位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约是大气和植物碳库的2~3倍,是人类活动碳排放量的6~8倍,通过土壤微生物呼吸产生的大气碳排放约60-80亿吨/年,其微小的波动可对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产生显著影响。全球尺度上,气候变暖和CO_2浓度升高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显著增加,导致更多植物碳(凋落物、细根、根系分泌物)进入土壤,主要体现在植被碳库向土壤碳库的流动增加从而增加土壤碳库。同时,
学位
氨是大气中唯一的气态碱性物质,氨排放一方面会减弱酸雨的危害,另一方面也是导致霾的形成、土壤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日益显著,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制定长三角地区氨排放清单,探究该地区氨排放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可以为制定相关污染防治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总结如下:2017年长三角地区人为源氨排放总量为986.0 kt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