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掺杂氧化锌薄膜的阻变特性和光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z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美国休斯顿大学的科学家S. Q. Liu等人发现电脉冲触发可逆电阻转变效应,他们并提出RRAM(resistance random access memory)概念,同时发现RRAM还具有高响应速度、尺寸伸缩性强、多位存储、结构简单等优点。从此, RRAM的研究已成为材料学物理学、电子器件的领域研究热点。人们在机理研究、材料探索、以及器件研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RRAM可能成为通用存储器,但是性能指标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RRAM是一种全新的存储技术,目前,电阻开关效应真正的机制存在争
其他文献
与电磁波的波长相当的微结构可以对电磁波进行调制。这些调制产生了许多新的电磁现象:如金属表面等离子激元(SPP)、光子晶体、光学禁带效应等。本论文主要基于研究微腔结构对可见光的调制作用。通过分析和模拟光谱透射、反射的情况,进行光谱调控器件设计;通过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等薄膜生长技术进行窄带滤波片和超薄纳米银吸收层研究。我们所制备的光子器件在日常生活、建筑装饰和光谱探测等众多领域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学信息处理是近5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前沿学科。1948年全息术的发明,1955年光学传递函数的建立,以及1960年强相干光源激光的诞生,是近代光学发展史上的三件大事,也是光学
随着近场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场散射特性(比如表面电磁场强度)而不再是传统的远场散射特性(例如消光,散射,吸收截面或着系数),成为人们更直接关心的物理量.然而,如何高效,准确地计算散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自1992年以来,在中央和上海市委、市府的积极倡导下,发展迅速,目前已有124所(上海市教委发展规划处2001年10月统计为136所,后发现其中10所为转制学校,2所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