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2003年开始正式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此为基础的招投标模式也在逐步推广并不断完善,在制度上与国际接轨。但是,我国在招投标的实践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低价中标的危害甚大,一些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竞标,通过高价索赔或者降低工程质量获得不正当的利润,这种行为不仅使招标方蒙受巨大的损失,严重浪费社会资源,还会破坏整个建设工程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但是,对投标价格是否低于成本价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只能参考其他投标人的报价或招标控制价进行大致的判断并提出质询,效率比较低且不容易识别出投标方的不平衡报价。针对招投标评标过程中对成本价的界定缺乏量化标准的难题,本论文分析了社会平均成本和企业个别成本的区别,并提出界定成本价应以社会最低成本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成本价计算方法。首先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工程造价预测模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构建了工程特征和项目特征两类指标体系,借助20组历史工程的造价结算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预测出拟建工程的造价,包括总报价和各综合单价。然后通过各综合单价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的组成比例和特点,对综合单价进行合理调整,计算出综合单价的成本价和总报价成本价。在评标时,将清单中的报价与计算得到的成本价逐项进行对比,以此作为界定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的判断标准,为评标委员会提供量化的依据。评标专家可针对低于成本价的清单项目对投标方提出质询,有利于控制投标方不平衡报价的风险,保障招标方的合法权益,维护招投标市场公平、公正、平开的基本原则,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