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沉积结构、构造、韵律组合以及测井响应特征的综合研究认为,陇东地区长8砂岩储层属于区域湖泊环境的背景下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平原分流河道是储集砂体发育的有利相带。根据大量的岩芯观察描述、化验分析认为该储集砂岩为近物源沉积的矿物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的砂岩类型,孔隙类型主要为剩余粒间孔,次为长石溶孔,属于低孔特低渗、特低孔特低渗细喉型储层。区内主要的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胶结、交代、充填、溶解、溶蚀及自生矿物沉淀等作用。依据泥岩的镜煤反射率、砂岩压实程度、碎屑颗粒接触关系、孔隙类型及自生矿物的发育程度及其类型分析认为该区长8储集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发育四种成岩序列,存在两种成岩环境。通过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及沉积、成岩作用的研究明确提出了沉积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好坏的基础,而烃类侵位作用、粘土膜沉淀作用和溶蚀作用是控制区内砂岩储层原生孔隙保存和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经过综合分析和评价,区内主要发育三类储层,其中Ⅰ类、Ⅱ类为有利储层。根据长8储集砂体的展布特征、填隙物含量、碳酸盐、绿泥石的分布特征及成岩作用等因素指出两个有利储层发育区,可作为该区下一步中生界石油勘探的有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