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阳市域村镇聚落空间演化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705664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镇化的驱动下,我国的村镇聚落出现剧烈的重构现象,但在国内各地区表现并不相同,以江苏省为代表的国内快速发展地区县域村镇聚落重构更为明显。因此,对发达地区县域村镇聚落演化规律的探究对推动村镇聚落重构与优化有重要意义。村镇聚落演变的阶段特征与衍化规律是《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2018YFD1100304)的子课题。本文基于理论研究、对我国发达地区村镇的实地走访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与整理,以江苏省苏南地区的典型江南水乡——县级市丹阳市为例,以“聚落体系宏观特征分析——聚落单体演化路径识别——聚落单体演化机制构建——聚落整体优化调控策略体系制定”为论证逻辑,通过Arc GIS、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总结出在1980年-2018年期间丹阳市村镇聚落的演化规律,为我国村镇聚落体系的重构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论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1)村镇聚落体系宏观特征分析。以城市地理学和聚落地理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分析了1980年-2018年期间丹阳市村镇聚落体系空间格局和规模结构两方面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村镇聚落空间分布格局逐渐由集聚分布向分散分布转变,村庄聚落空间分布核密度最大值先降低后增高,各地区村庄分布核密度整体变化不大,村镇聚落斑块演化呈现“东西收缩,南北延伸”的趋势;村镇聚落的规模结构在不断变化,均大致呈现位序-规模分布状态,整体拟合优度不断上升且趋于1,说明村镇聚落由相对集中向均衡化的方向发展,等级结构方面逐渐从以部分高等级聚落集中发展转向以大量中等级聚落发展为主的趋势演化,在空间上表现为由中心城区独自增长转变为中心城区与各乡镇中心的城镇化驱动发展。(2)村镇聚落单体演化路径识别。基于丹阳市村镇聚落斑块在演化过程中的用地规模的变化程度以及质心演化的方向,并结合自然断点法,将丹阳市村镇聚落演化路径归纳为六种类型:多核连绵增长型、单核Ⅱ类增长型、单核Ⅰ类增长型、单核稳定型、单核Ⅰ类衰退型、单核Ⅱ类衰退型。增长型聚落在1990年-2000年间占比增长最为明显,尤其是多核连绵增长型聚落数量较多,2000年之后增长型聚落占比逐渐下降,多核连绵增长型聚落数量始终高于单核Ⅱ类增长型聚落与单核Ⅰ类增长型聚落数量,说明在1990年至2010年是丹阳市村镇聚落扩张的快速时期,2000年之后扩张速度逐渐降低;衰退型聚落主要出现在2010年之后,主要以单核Ⅰ类衰退型为主,2010年-2018年衰退型聚落占比最高甚至超过多核连绵增长型聚落,说明2010年之后丹阳市村镇聚落不再扩张,且收缩现象明显。(3)村镇聚落单体演化机制构建。在之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首先分别探究了自然地理、经济社会、道路交通、政策制度四方面因素与各演化类型的驱动作用,总结出在不同时间段下各因素对不同类型聚落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而采用Logistic回归总结出不同时间段下的重点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在1980年-1990年期间,高程因子、坡度因子、城镇距离因子以及工业化因子四者为丹阳市村镇聚落演化的重要驱动因子,1990年-2000年期间坡度因子、城镇化因子、工业化因子以及主要道路距离因子四者为丹阳市村镇聚落演化的重要驱动因子,2000年-2010年期间高程因子、坡度因子、工业化因子以及主要道路距离因子四者为丹阳市村镇聚落演化的重要驱动因子,2010年-2018年期间坡度因子、城镇化因子、工业化因子以及主要道路距离因子四者为丹阳市村镇聚落演化的重要驱动因子。(4)聚落整体优化调控策略体系制定。基于村镇聚落演化机制的量化分析,整理出村镇聚落演化的一般路径,并提出针对聚落体系的优化路径和针对聚落单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优化策略。村镇聚落的优化调控应当首先构建村镇聚落的发展结构,形成包括首位度较高的中心城区和重点镇区、产业发展动力强劲的镇或村、一般村镇的三极结构,进而划分各结构下的村镇聚落演化类型,最终针对各演化类型确定适宜的发展策略,多核连绵增长型聚落应当贯彻城乡融合发展,单核增长型聚落应当强化建设增长中心,常规的单核稳定型聚落应当选择保留控制实行常态化发展,单核衰退型聚落应当修复生态实行精明收缩。本文在之前学者们关于村镇聚落演化研究的基础上,扩大了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丰富了演化路径的识别方法并提出了更系统的村镇聚落优化调控策略,相较于之前的研究更加全面,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村镇聚落的建设均有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衍生了众多围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以及机器人技术研究。组培苗在育苗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是选取优质的组培苗母本,即识别组培苗的生长特征进行评估,从而来决定该株组培苗是否适合移植。目前都是通过人工方式来完成组培苗评估工作,这一工作存在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因此,研究能够代替人工完成组培苗生长特征识别评估工作的自动化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位
报纸
中国古代建筑形制的起因,并非单纯的形式操作,而是源自其独特的文化集体无意识。其中星宇空间和轮回生命时间具有稳定人心和建立社会秩序的重要本原价值。原始观念与先民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观察、“仰观于天,俯察于地”的择址活动结合在一起,成为理解中国空间文化的基本线索之一。先秦建筑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源头,在华夏民族的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由于早期实例遗存匮乏,仅通过考古学和建筑学科领域所能获得的建筑空间形式并不
学位
由于结构紧凑和换热能力较强,棒状燃料组件和板状燃料组件是被广泛应用于反应堆堆芯的燃料组件结构形式,由其所组成的棒束通道和窄矩形通道是一种高度异化的通道类型,相较于常规的圆管通道,其中的两相流动行为更为复杂。在流动沸腾下,由于气液两相界面容易发生变形同时不同位置的气液两相的相对滑移程度不同,这些造成了气相在液相中的分布特性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都并不相同。同时,由于堆芯结构较为复杂以及测量手段较为局限,
学位
<正>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当下语文教学更多地将思维关注力聚焦在文本信息层面上,充斥着对知识生硬记忆的累积,而唯独缺乏了学生灵动性的思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 “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体验”等四个核心维度。其中,“思维发展”作为推动其他三大核心维度的重要原动力,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
期刊
报纸
<正>一、文言文深度学习的策略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教学这篇文言文,一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对文言文有初步的认识;二是在朗读中理解部分字词;三是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感受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并了解这正是智慧的闪现。本课教学,教师应始终围绕朗读展开,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这一重难点。学生明确体会到杨氏之子应答语言的巧妙的同时,在读中悟、
期刊
<正>肆无忌惮伸手王德成退休前是某建设公司的技术专家。2012年4月,辽宁省鞍山市环保局经市政府授权,以融资模式建设污水处理管网,时年65岁的王德成被该局临时聘用,担任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截流管网等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监督、管理工程建设施工。同年9月,鞍山市东台污水处理管网工程(以下简称“东台污管工程”)正式开工。
期刊
肝脏在长期代谢酒精后,会引起肝酒精性损伤,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近年,酒精性肝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熊胆粉(NBBP)是一种名贵中药,始载于唐代医家甄权《药性论》,具清热解毒、保肝利胆等功效,临床使用已有一千多年。但未见相关NBBP改善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报道。基于生物催化转化技术制备的生物转化熊胆粉(CBBP)与NBBP具有相似物质基础,有望成为NBBP的替代品。因此,本论
学位
在2022年教育部组织编写、审定、推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例增大,文言文教学也越发被重视。认识统编教材文言文编排特点,探讨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基本范式成为中小学教师当下研究的重点。文章从《杨氏之子》教学实践探索出发,深入思考,以期能认识其中的深层链接,更好地服务小学文言文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