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网络传输的视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我国在数字音视频产业发展方面一直受制于国外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每年都要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用。为此我国成立了AVS工作组,制定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AVS。AVS标准具有编解码效率高、编解码算法复杂度低和软硬件实现成本低等优势,未来必然能在数字音视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网络传输的视频编码与面向存储的视频编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它必须考虑到网络的异构性以及终端设备的多样性等因素,因此编码器所编出的码流应在空间、时间、质量等方面可伸缩,这样的码流才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可伸缩视频编码(Scalable Video Coding, SVC)技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SVC实现了只对视频序列进行一次编码,接收终端就可根据网络连接情况和自身的显示尺寸,对编码码流部分解码或者部分传输,从而保持带宽均衡和清晰流畅的多画面显示。毫无疑问,对可伸缩视频编解码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可伸缩视频编解码系统,故首要工作是实现一个优化的AVS解码器,接着修改AVS编解码算法,最终实现AVS空间可伸缩编码以及码流的正确解码。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成果如下:●在对AVS编解码原理及官方发布的参考解码软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解码流程。首先在PC机上用C代码实现了新的AVS解码器,并对该解码器进行C代码级别的优化。重点采用SIMD技术中的MMX指令集和SSE2指令集对新解码器中运算量集中且耗时较多的代码段进行改写。经过优化后的新解码器实现了D1格式图像基于PC平台的实时解码。●通过对可伸缩视频编码原理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个AVS空间可伸缩视频编解码方案,与SVC相比较为简单。首先按照该方案对编码器进行相关代码的修改,修改之后的编码器所编出的码流可以提供多种分辨率的视频序列;然后解码器再通过对低分辨率的图像进行上采样从而得到不同分辨率的视频序列。本课题最终实现了AVS可伸缩视频编解码系统。文章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