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系统中联合检测算法研究及其DSP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中国提出的时分双工模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IMT-2000标准中TDD方式的低码片速率(LCR,Low Chip Rate)解决方案,也是3GPP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TD-SCDMA系统中的Node-B基站接收机要求使用联合检测(JD)来消除多址干扰(MAI)和符号问干扰(ISI),以提供满足通信传输要求的链路性能。联合检测的核心思想是将所有用户发送的数据字符视为单用户发送的数据序列,在接收检测时,利用已知的用户扩频码和信道冲激响应(CIR)估值,将MAI视为ISI进行处理。本文在介绍了TD-SCDMA系统的物理信道和上行链路基带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线性联合检测器,对去相关匹配滤波器(DMF-Decorrelating Matched Filter)算法、迫零线性块均衡(ZF-BLE-Zero Forcing-Block Linear Equalizer)算法和最小均方误差线性块均衡(MMSE-BL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Block Linear Equalizer)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比较了三种线性联合检测算法的性能和计算复杂度。联合检测算法中,ZF-BLE是TDD标准25.945等模拟中提及的算法,在实际的工程实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迫零滤波,它可以等效为一个求最小二乘解的问题,由于其中涉及大块矩阵的求逆运算,使得计算量十分巨大。本文重点研究了能够有效地解ZF-BLE方程的两种快速矩阵求逆算法-近似Cholesky分解算法和块傅立叶(Block FFT)算法,并在算法复杂度方面与其他几种算法进行比较,展示其有效性。文章在搭建好TD-SCDMA系统下上行链路物理层仿真平台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对联合检测算法在无线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论文最后分析了块傅立叶算法在DSP上进行定点实现并达到实时要求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给出了基于块傅立叶算法的ZF-BLE联合检测器在Freescale新一代多核DSP MSC8144上的软件实现方案,并讨论了各个模块在定点实现时的代码优化方法,有效地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在实际系统上行链路基站接收端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加无线通信系统容量,而且
近年来,5G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D2D通信技术是5G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但D2D通信复用蜂窝无线资源的同时也引起了干扰。干扰对齐技术正是用来管理和抑制无线通信中的干扰问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沟通和共享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呼叫中心也有新的发展趋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简单的电话支持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现在的客户希望能够从
未来无线泛在环境下,各种无线接入技术并存并重叠覆盖,通过有线骨干网或无线Mesh网络可将其互联互通,用户终端之间通过蓝牙、IEEE802.11等技术实现Ad-Hoc连接,从而为泛在的业
随着智能终端地不断普及,人们对于高数据速率和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必须向更高的数据传输率、更大的资源利用率和更高的网络容量发展。D2D(De
计算机网络、数字压缩技术和存储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实时多媒体通信业务的发展。目前,基于IP方式的流媒体技术逐渐成熟,近年来,Internet上的流媒体应用包括视频点播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图像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图像信息资源的管理和检索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图像而言大部分情况下往往不能用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关键词来进行标注;如
Ad Hoc网络是一种不依靠基础设施、由若干无线节点相互协作进行网络互联的多跳自组织临时性自治的新型无线通信网络。Ad Hoc网络广泛地应用于军事、正式会议、抢险救灾、法律
为了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实时、在线的红外温度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双通道监测,论文设计与实现了双通道系统,重点研究了该系统的图像处理模块中的图像配准算法。文中给出了以
可见光通信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通信方式,其安全节能的优良特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能够实现照明与通信一体化,减少了能源消耗的同时,也为多网融合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