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Bi2O3和In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还原CO2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电化学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可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如甲酸(甲酸盐)、乙醇、CO、CH4、C2H4等。电化学方法具有绿色、高效、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至今为止,各种各样的电催化剂(电极材料)已被开发,用于电还原催化CO2的研究。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电极材料催化活性不高、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发展高效、稳定的电极催化材料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中以铋基和铟基纳米材料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电极材料组成、电极表面微观形貌结构的调控、电解条件的优化,来提高电极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分别设计并制备出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电化学催化活性、稳定性的Bi2O3纳米颗粒和球型纳米In电极催化剂。利用SEM、XRD、XPS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纳米电极催化剂,进行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元素组成等分析表征,同时利用恒电位电解对其进行LSV、CV、i-t等电化学性能测试。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水热法和化学沉淀法,分别制备出具有不同形貌结构的Bi2O3纳米颗粒和Bi2O3纳米细棒电极催化剂。研究发现,在恒电位-1.2 V vs RHE(标准氢电极)下电解,相较于Bi2O3纳米细棒电极催化剂,Bi2O3纳米颗粒电极电催化还原CO2为甲酸根具有更加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其电流密度高达22 mA cm-2,法拉第效率达到91%。原因可能是,Bi2O3纳米颗粒独特的晶形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因而更有利于中间体CO2●-的形成。值得一提的是,Bi2O3纳米颗粒电极催化剂,其电化学催化活性在电解还原CO2 22 h内维持不变(90%),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稳定性。(2)通过控制基底铜箔抛光时间,制备出不同粗糙度的基底材料,在此基础上,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铟(In)纳米电极。研究表明,不同抛光度的基底,电沉积形成的In金属镀层的微观形貌结构明显不同,其中在抛光8 min的铜箔基底上电沉积形成的纳米球状颗粒In金属电极显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催化性能。与商业铟金属箔电极相比,所制备的具有纳米球型结构的In金属电极在-1.2 V vs RHE下,产生甲酸根的法拉第效率明显大于相同条件下的商业铟金属箔电极。纳米球型结构的In金属电极具有更大的活性表面积,从而导致催化活性的有效改善。研究结果显示,纳米球型结构的In金属电极催化还原CO2,生成甲酸根的法拉第效率(87.5%)在电解18 h内无衰减,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稳定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选择不同切口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上选用30例选择不同手术切口的病例。如腋窝皱襞切口、乳腺皱襞下切口、乳晕周围切口。结果:自1995年来30例隆乳术中,腋窝
会议
通过对安溪县感德镇茶园基地高密度(80%-95%)、低密度(30%-50%)马唐与铁观音茶树复合生长系统的生态效应观测,结果发现:高密度马唐生长环境下,茶园温度较纯茶园降低1-2℃,湿
本文通过对史实资料的梳理,考察了勃列日涅夫时代权力阶层腐败、意识形态僵化、社会生活停滞的一般情状,揭示了作家所承受的外部压力与文学内部的混乱状况,分析了社会衰亡和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方法选取COPD患者130例,按照暴露情况分为吸烟COPD组100例(按肺功能分为轻、中、重度)、不吸烟COPD组30例;同时选取对
<正>背景胸膜结核瘤是指发生于胸膜结核性病变中逐渐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胸膜粘连以及干酪样坏死,最后局部病变吸收浓缩成为纤维组织包裹的干酪团块,胸膜结核瘤多发生于结
会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面貌趋同性的现象越来越凸显。为解决千城一面、空间品质低下等问题,城市设计越来越被注重,尤其是总体城市设计这一类的大尺度城市设计。然而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