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珊·桑塔格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摄影艺术的日常生活化状态,只是,或许连她本人也未料及,摄影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精进能够快速进入到一种“全民状态”。尤其在智能手机问世之后,手机摄影以其独有的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深得大众的喜爱。同时,在社会化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手机摄影成为了一项名副其实的“全民艺术”。在全民共享的当下,当艺术遇到媒体,这是一种新的交融,新的创造,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也同时带给了摄影全新的活力和机遇:社会化媒体中的手机摄影不仅在艺术表达上带来了新的突破,更是在自身价值的挖掘中,找到了关于摄影的一种无穷的可能性潜力。此篇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实际案例的探讨,从艺术学、传播学、心理学、营销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中采用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及归纳法等,以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去剖析手机摄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特征,以及对其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探索,使之能够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去更好地服务大众,为社会的方方面面贡献更好的力量。然而,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丰富了大众生活,催生构建了新的商业推广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带来的产业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视觉信息的泛滥以及由此带来的诚信缺失与隐私和版权归属的争论问题,所以,面对社会化媒体中的手机摄影,应该全面谨慎多元化地审视,将其引入正轨,才能确保其持久健康地发展。论文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梳理手机摄影与媒介传播共存的互为依托性,阐述社会化媒体中手机摄影独特的艺术形态,挖掘手机摄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商业价值,探讨其社会价值的独特力量与表现,并且能够规避一些发展中的负面因素,从而使得手机摄影能够获得健康的发展,成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