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物化”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强调的是审美创作主客体的浑然一体的境界,这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物化”理论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化”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强调的是审美创作主客体的浑然一体的境界,这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物化”理论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间产生了许多著名的理论观点,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物化”的研究过程中多数研究者将视线集中在庄子身上,虽然也有一些从哲学角度来研究“物化”问题的篇目,其论述有关“物化”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问题也都有很多独到的建树。然而,“物化”理论不应只停留在庄子,也不能只是单从哲学角度来考察,从美学角度来讲,关于“物化”的许多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如它的内涵、外延、特征、理论本身的发展演变轨迹及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等。本文试图为改变这种局面做出自己的努力,试以“中国古代美学中的‘物化’观”为题,从“物化”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这一范畴。这样既能厘清它与许多相关范畴的密切关系,又能较为妥当地对它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中肯的评价。因此,对“物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既有利于推动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发展,对于建构中国当代美学体系也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本文分五部分来对“物化”理论加以讨论:一、前言。简要论析关于“物化”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等相关背景。二、“物化”的内涵和外延。“物化”在哲学上的内涵是指人的思想观念通过实践劳动变成现实存在,即思想观念转化成具有物质形态的对象性存在;在文学上的内涵是指文学创作的物化阶段,即由心到手的阶段;在美学上,“物化”强调的是一种审美创作主客体的浑然一体的境界。“物化”的外延非常丰富,它与“感兴”,“神化”,“想象”,“情感”等范畴关系密切,通过与它们的比较来界定“物化”范畴是一种阐释方法上的尝试。三、中国古代美学中“物化”观的发展演变轨迹。许多研究者认为“物化”观起始于庄子,但通过对中国古代美学的考察,我们发现其萌芽当始于老子的“恍惚”概念;庄子首次正式提出“物化”这一说法,并对其进行作了精妙的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同时为学生提供学
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的教育课题。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积淀的是臣民观念,公民意识先天不足,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向现代化迈进的深层次原因,也成为构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的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成为一种趋势。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如何将教育相关数据高效的采集以及数据的合理利用,是当前面临的主要
电能计量是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计量量值必须准确,电能计量装置运行必须可靠。从生产实际出发,概述了传统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方式,介绍了计量装置在线
根据长期的设计工作经验和生产实践,针对铜萃取电积工艺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适用的设计方案。其中,工艺部分包括铜萃取电积工艺方案的确定、萃取剂的选用、相连续的控
近二十年来,外语教学与学习经历着一系列发展与变化。其核心之一,就是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今天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一转变顺应了社会的需要,也承载着最近几
王蒙的小说创作,不为传统的思想和写法所囿,在探索求新的道路上,他始终“坚信艺术的直觉、艺术的感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推崇艺术直觉,并不时把自己对现实的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水平,省国资委部署在省属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今年,苏豪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集团)也正积极全面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提
本文通过分析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4个金砖国家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政策和经验,发现金砖国家培育职业农民,应注重职业农民培育的立法保护;以政府为主导,建立适合国情的农民
当前,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地方新增工作岗位缺口较大,不利的就业形势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甚至会发展成严重的心理疾病。近几年,高职生非正常死亡及伤人等事件呈上升趋势,从侧面反应出他们的抗逆力水平不容乐观。目前,针对高职生群体的抗逆力研究很少,社会工作介入该研究则更少。鉴于上述情况,笔者以九江Z高职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