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相氮化碳演变高氮掺杂碳材料及其锂/钠离子存储性能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Ap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传统化石能源逐渐被新能源替代的背景下,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能源存储器件以高能量密度、稳定的循环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负极材料作为碱金属离子电池的核心组分,对电池容量、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等综合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市售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以碳材料、碳基复合材料为主,其中最典型的石墨碳理论储锂比容量只有372 m Ah/g。氮掺杂碳材料作为最常见的改性碳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目前尚存在氮掺杂量难以提高和氮掺杂构型不易调控等难点。为了得到掺杂量更高且掺杂构型可调控的氮掺杂碳材料,本论文提出以高氮含量(55.1at.%)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前驱体,利用了一系列基于“还原脱氮”的演化方法制备合成了高氮掺杂、且氮掺杂构型在一定程度上可调的氮掺杂碳材料。通过对所制备氮掺杂碳材料的物化性质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氮掺杂碳材料结构、形貌、成分的影响,以及材料物化性质与其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所制备氮掺杂碳材料的储Li+/Na+机制。本论文为制备合成高氮掺杂碳材料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路径,文中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对于高氮掺杂碳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以金属铝粉(Al)作为还原剂,采用金属热还原法,g-C3N4作为前驱体制备合成了高氮掺杂碳材料,证明基于g-C3N4采用还原脱氮法制备高氮掺杂碳材料的策略是可行的。具体研究了所制备高氮掺杂碳材料的形貌、结构、氮掺杂含量以及氮掺杂构型与制备温度、与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600-800℃范围内,在金属热还原脱氮的作用机制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g-C3N4结构逐渐演变为无定形碳结构。所制备样品的氮掺杂量随着热还原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同时其中石墨氮含量占比逐渐升高,导致电化学性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700℃下制备得到的氮掺杂碳材料拥有23.5 at.%的氮含量,且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00圈后依然能达到977 m Ah/g的储Li+比容量。(2)对乙酸钴与三聚氰胺的混合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基于模板催化法制备合成自支撑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三聚氰胺在550℃热聚合形成g-C3N4,而乙酸钴分解为金属钴(Co)纳米颗粒并作为模板催化剂诱导g-C3N4演变形成自支撑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证明g-C3N4可在模板催化剂的作用下形成具有特殊形貌结构的氮掺杂碳材料。具体研究了所合成自支撑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的物化性质和作为锂离子电池自支撑负极时的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自支撑性能,具有4.98 at.%的氮掺杂含量,在1m A/cm2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100圈后显示出2.14 m Ah/cm2的可逆面积比容量。(3)以g-C3N4为前驱体采用聚吡咯(PPy)辅助合成了氮掺杂量高于24 at.%的氮掺杂碳材料,表明由g-C3N4可以制备出高氮含量的氮掺杂碳材料。将g-C3N4与少量PPy进行复合后高温碳化,制备合成了具有极高氮含量的氮掺杂碳材料,并且该材料拥有比金属热还原法所制备氮掺杂碳材料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积率。在热处理过程中,PPy对g-C3N4起到辅助作用,促使其演变为高氮掺杂碳材料。其中g-C3N4与PPy用量为2:0.2(wt.)时,所制备合成的氮掺杂碳纳米片含有27.4at.%的氮杂原子,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200圈后仍保持1639 m Ah/g的稳定储Li+比容量,同时具有出色的倍率性能和锂离子扩散速率。(4)以g-C3N4为前驱体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合成了氮掺杂量高达33.7 at.%的碳材料。基于热重分析确定了g-C3N4在PVP的辅助作用下发生碳化相变为氮掺杂碳材料。在750℃下热处理所制备合成的氮掺杂碳纳米片拥有31.4at.%的氮含量,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具有~1236 m Ah/g的稳定储Li+比容量,而700℃下所制备的氮掺杂碳纳米片拥有33.7 at.%的氮掺杂量,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具有~300 m Ah/g的稳定储Na+比容量。此外,对扩散性容量和电容性容量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氮掺杂碳纳米片具有明显的赝电容储能特性,所以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1 A/g的大电流密度循环1000圈后仍具有1163 m Ah/g的高储Li+比容量,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1 A/g的大电流密度循环1000圈后仍具有140 m Ah/g的高储Na+比容量。(5)采用硼氢化钠(NaBH4)对g-C3N4还原脱氮制备合成了氮掺杂碳材料,在g-C3N4演变为氮掺杂碳材料的同时进行了原位预钠化,从而提升了氮掺杂碳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的首次库伦效率。将g-C3N4与NaBH4物理混合均匀后加热到450-650℃进行热处理,随后去掉副产物得到氮、硼共掺杂的碳材料。Na+会优先与石墨氮等吸附能较大的位点(造成不可逆容量)发生反应,从而减少了氮掺杂碳材料的不可逆容量,提升了氮掺杂碳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的首次库伦效率。其中在650℃下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具有27.8 at.%的氮含量,且其中石墨氮含量只有1.1 at.%,首次库伦效率提升到了96.1%,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后仍展现出308 m Ah/g的储Na+比容量。(6)采用金属锂粉(Li)对g-C3N4还原脱氮制备合成了氮掺杂碳材料,在g-C3N4演变为氮掺杂碳材料的同时进行了原位预锂化,从而提升氮掺杂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首次库伦效率。具体地,将不同比例的g-C3N4与Li物理混合均匀后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热还原,得到了拥有不同氮含量、氮掺杂构型、预理化程度的氮掺杂碳材料。由于预锂化的作用,所制备的氮掺杂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首次库伦效率最高可达95.6%,当g-C3N4与Li的比例在4:1(wt.)时,所制备氮掺杂碳的首次库伦效率提升到了93.7%,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仍具有1499.9 m Ah/g的储Li+比容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某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针对其全桥受力性能、主要结构参数及索梁锚固区构造参数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概述了国内外公轨(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介绍了斜拉桥常用的四种索梁锚固结构,并简要分析了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2)以某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其空间有限元模型,利用刚性支承连续梁法确定其合理成桥状态,并分析了在恒载及活载作
近年来,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不断推动,“互联网+”在演艺产业发展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疫情影响加之5G赋能,演艺产业线上线下的融合尤为突出,其业态从以往的网络IP、直播、网络音乐、视频播放转变成为体系化的“云演艺”生态。剧院作为演艺产业最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成为文化内容创意、品牌建设以及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剧院
学位
红外探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气象、资源、环境减灾、天文等各个领域,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对红外遥感仪器提出更高精度要求,低温冷光学系统能够抑制背景噪声提高探测器灵敏度,对红外探测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反射镜作为影响空间相机成像效果的关键部件,反射镜支撑技术一直是空间相机技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需要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保证反射镜高面形精度、高动态刚度、低质量等设计参数。低温反射镜口径、长宽比越大,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在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变得更加富足和便捷,但是整个过程离不开能源的大幅度使用,因此能源短缺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如何
清初,北杂剧余绪未绝,昆腔、弋阳方兴未艾。在山西南部、陕西、河南交界处,梆子腔悄然兴起。它继承北曲腔少字多、腔高板急的总体风格,借鉴昆腔、弋阳腔成熟的表演艺术和关目编排,以当地广为流传的民歌小曲和说唱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面貌并敷演故事。乾隆时期,山西中北部出现了当地人主办的科班。同治年间的山西中部地区,商业经济持续发展、地方秧歌长期繁荣,戏曲艺人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开始对其音乐形制进行革新,刻意
学位
传统的非冗余机械臂以其控制结构简单、运动规划简单等优势已经在工业生产、餐饮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有限的灵活性使其只适合完成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冗余机械臂以其灵活性强、避障能力强、操作性能好等优点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但实际应用中,由于单机械臂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多工作任务难以独立完成。与单机械臂工作相比,人-机械臂、双机械臂协调操作具有更大的作业空间、更强的作业能力,机械臂协调
学位
仿人机器人具有类似人类的外形特征和运动能力,通常被设计开发来在不改变现有人工环境的前提下辅助或代替人进行各种工作。仿人机器人在失稳摔倒后受到碰撞冲击等外界扰动时
目的:采用超声法制备TTCP前驱体,通过低温煅烧后急速冷却合成TTCP,球磨骨水泥固相,加入Si C纤维后,制备出磷酸钙骨水泥。方法: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析TTCP前驱体HAP和CaCO_3的物相、不同煅烧温度下TTCP的物相、不同球磨时间下骨水泥固相的物相,以及磷酸钙骨水泥水化后的物相和磷酸钙/Si C纤维复合骨水泥水化后的物相。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分析不同煅烧温度下TTCP的物相,确定最佳煅烧温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辅助手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外科手术中,并且已经取得了商业化的成功。尽管如此,在显微外科手术操作中,由于显微镜下受限的操作空间以及视线的受阻,使得现有的远程操作式和协作式手术机器人在显微外科手术中微米级精度的实现,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手持式手术机器人作为一种替代传统手术器械的新方案,可供外科医生灵活操控,同时保留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互感,并具备震颤过滤和运动缩放功
学位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PAEs)又称酞酸酯,主要用于聚氯乙烯材料,如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等,起到增塑剂的作用。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isodecyl Phthalate,DIDP),是一种新型PAEs,因其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沸点、较弱的毒性等特点,近年来被大量生产并广泛使用。但是近年来,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