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交汇,以西观我——朱光潜《诗论》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决定了诗歌的比较价值。有比较,才会有优劣。《诗论》便是基于比较诗学视野里的诗学著作。论文以朱光潜的《诗论》为研读对象,试图从文本阅读中阐释朱光潜《诗论》的学术价值和比较眼光。  论文除导言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方面介绍了朱光潜《诗论》出现的可能,其次介绍了朱光潜《诗论》所涉及的内容,对《诗论》全篇进行了完整的研读。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朱光潜关于中西诗歌理论比较的观点,为中西诗歌理论的融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朱光潜中西诗歌理论比较方法的建构以及比较方法在其诗学体系中的贯穿。朱光潜是在调和折衷法、互相阐释法、借鉴创造法的方法论基础上建构中西比较诗学理论大厦的,他的比较观念在诗歌情趣、语言技巧、节奏上得到贯穿。朱光潜通过这样的功力,旨在为中西诗学在比较中走向融汇提供支持。  第三部分讨论了朱光潜《诗论》的意义和局限。他写作《诗论》的目的就是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找到更好的出路;其次,朱光潜《诗论》中的观点不仅对当今美学家具有启发性,还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最后,站在今天诗学理论发展的立场,对《诗论》提出了建议。时代是发展的,新的诗歌理论发展可能会超越前代,《诗论》的时代局限在所难免。  结语对朱光潜的诗学理论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学位
文艺社会学是关于“文艺——社会”关系的研究,但由于我国二十世纪特殊的时代背景,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曾陷入庸俗社会学的影响,使得“文艺——社会”的关系陷入机械化、简单化的境
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因其极具吸引力的故事情节和充满神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续西游记》却因书名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