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十三五”规划要求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大背景下,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情况,对“新农保”的减贫效应及对策进行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否具有减贫效应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首先,以福利经济学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为支撑,初步建立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减贫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构建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新农保”对减贫效应的影响,最后从政策本身和实施两方面对影响“新农保”减贫效应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得出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国家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现减贫目标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实证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无论是以旧的贫困标准线还是新的贫困标准线为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参保农户都具有显著的减贫效果,特别是对60岁以上的目标群体的减贫效应更加明显,实现了“新农保”政策“减少贫困”的初衷和政策目标。综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好地实现了“让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的目标要求。但是,影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减贫效应的原因也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