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以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Omentin-1的表达和定位。(2)以结肠癌细胞SW480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检测结肠癌细胞是否能够自分泌脂肪因子Omentin-1。(3)以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检测Akt信号分子表达的变化;前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血管生成因子VEGF-A的表达定位,了解Omentin-1参与结肠癌发生的机制是否涉及Akt分子信号通路,结肠癌组织中Omentin-1表达是否与结肠癌微环境存在联系。方法(1)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Omentin-1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m 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mentin-1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Omentin-1蛋白的表达以及定位。(2)通过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裂解液中脂肪因子Omentin-1 m RNA的相对表达量。使用ELASA试剂盒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脂肪因子Omentin-1蛋白的表达量。(3)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织中p Akt/Akt信号分子蛋白的变化,以及与相应组织中Omenti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4)应用免疫组织染色的方法观察TNF-α、IL-1β和VEGF-A的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蛋白的表达定位,以及与相应组织中Omentin-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中Omentin-1 m RNA、Omentin-1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 RNA:0.983±0.105 vs5.381±1.250,P=0.014<0.05;蛋白:1.086±0.242 vs 0.612±0.064,P<0.01);电子显微镜下观察,Omentin-1蛋白经过染色后呈棕黄色,阳性表达主要在结肠癌细胞的细胞浆和细胞间质内,癌旁正常细胞也存在少量表达。且结肠癌组织切片视野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621±0.102 vs0.295±0.030,P<0.01)。(2)结肠癌细胞的细胞裂解液中可以检测出脂肪因子Omentin-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上清液中可以检测出Omentin-1蛋白的表达,并且细胞裂解液中Omentin-1蛋白的表达量较上清液中的更多,其表达均具有时间依赖性。(3)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中p Akt/Akt蛋白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中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91±0.245 vs 1.076±0.094,P=0.006<0.01)。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mentin-1蛋白的表达与p Akt/Ak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64,P<0.01),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脂肪因子Omentin-1是p Akt/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4)免疫组化染色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肠癌组织中TNF-α、IL-1β和VEGF-A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内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546±0.078 vs 0.231±0.064,0.673±0.103 vs 0.336±0.044,0.578±0.079 vs0.250±0.079,P<0.01~0.05),但TNF-α、IL-1β的表达与Omentin-1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r分别-0.767和-0.334,P均<0.05)。而与VEGF-A的表达未显示出相关关系。结论(1)结肠癌细胞能够自分泌表达脂肪因子Omentin-1,可能通过内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的途径,参与结肠癌的发生、进展。(2)脂肪因子Omentin-1参与结肠癌发生的机制可能涉及Akt信号通路的激活。(3)Omentin-1的表达与前炎症因子IL-1β、TNF-α存在负性相关,而与VEGF-A的表达无相关性。提示Omentin-1可能并未通过改变慢性炎症状态这一作用机制而参与结肠癌的发病。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