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传媒的视角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概念,从此启动了“软实力”研究与应用的潮流。近年来,“软实力”成为了国内国际关系学界的一个热门词汇,与其相关的研究与实践运用已蔚为大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而大众传媒不但是文化传播的介质和载体,传媒实力本身还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当今传媒化社会,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媒的实力。大众传媒作为文化输出传播的主体在软实力构建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作为“软实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出现。正如奈所言,“在信息时代,软实力不仅依赖于文化和理念的普适性,还依赖于一国拥有的传播渠道,因为它能够对如何解释问题拥有影响力”。1可以看出,奈将“文化”和“传媒本身”作为信息时代条件下国家软实力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要增强一国软实力,就要提高其文化的“全球普及”程度,这就有赖于文化的“扩散”和“广泛传播”,只有当这个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广为流行并得到普遍认同的时候,软实力才算是真正提升了。本文着重从大众传媒的视角,研究中国软实力的构建和传播。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软实力”理论的提出、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而指出本文研究视角下侧重的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文化吸引力,及其中国政府对中国软实力概念及要素的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大众传媒与软实力的构建,对大众传媒进行理论概述,提出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介质和载体与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有紧密的相关性,大众传媒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分析了大众传媒在“软实力”构建中的表现和作用。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软实力”的现状,对中国文化传播进行评估,从对外传播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对外软实力的现状。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对中国软实力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仍然处于传播不足、建设不够的状态,现有的载体和平台不足以确保软实力展示和传播的基本需求。结合“软实力”的构建及发展实际,提出了大众传媒在提升中国软实力中的策略选择。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国家对大众传媒的依赖加强,主流媒体是文化思想、治国理念、价值观念的传递和灌输的重要工具。一国主流媒体传播的信息为国际社会所接受,那么该国在世界舆论中的影响力就会明显提高,其软实力也会随之增强。对中国而言,从现实利益的角度出发,挖掘并梳理其中的精髓和底蕴并赋予时代精神,对于解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模式和处事理念,构建中国软实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总之,大众传媒在宣传国家文化、提升国家形象、构建中国软实力方面有着直观、感性的优势,理应成为中国构建与提升软实力的先行力量。
其他文献
随着新媒体平台和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以信息碎片化为基本特征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各种新型的文化消费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介绍了“翻转课堂”的背景知识,针对八年制医学生临床遗传学教学现状,分析了临床遗传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八年制医学生遗传学知识的应用能
核辐射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检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大型的核设施(铀矿的开采,核燃料元件的制造,核电的生产,乏燃料的后处理等等)一般都要进行运行前的本底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其核心是防范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既定的任务和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工程建设管理体
传统食用油检测技术费时费力,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化学工艺中傅里叶变化光谱广泛应用于化学物构成的检验,可以将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应用在食用油的检验上。利用该技术可
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制开发了一大批网络课程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为教育技术促进本科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应用这些信息资源的过程
目前,与记忆有关一系列疾病普遍存在且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能力。海马是学习记忆的关键部位,各种药物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是导致记忆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
媒介融合现象已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例如,人们现在可以通过手机看电视、听广播、写文件。人们还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来打电话、聊天、发邮件了。仿佛一夜之间,各媒介之间已没有了
众所周知在实际连铸生产中常发生非理想的凝固过程,影响铸坯质量。而电磁软接触连铸技术能生产出无振痕无裂纹的连铸坯,这一点已得到冶金工作者的广泛认同,但是钢的电磁软接
随着医患关系逐渐恶化,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医疗环境逐年恶化,社会对医务人员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的培育过程中,注重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医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