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概念,从此启动了“软实力”研究与应用的潮流。近年来,“软实力”成为了国内国际关系学界的一个热门词汇,与其相关的研究与实践运用已蔚为大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而大众传媒不但是文化传播的介质和载体,传媒实力本身还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当今传媒化社会,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媒的实力。大众传媒作为文化输出传播的主体在软实力构建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作为“软实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出现。正如奈所言,“在信息时代,软实力不仅依赖于文化和理念的普适性,还依赖于一国拥有的传播渠道,因为它能够对如何解释问题拥有影响力”。1可以看出,奈将“文化”和“传媒本身”作为信息时代条件下国家软实力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要增强一国软实力,就要提高其文化的“全球普及”程度,这就有赖于文化的“扩散”和“广泛传播”,只有当这个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广为流行并得到普遍认同的时候,软实力才算是真正提升了。本文着重从大众传媒的视角,研究中国软实力的构建和传播。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软实力”理论的提出、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而指出本文研究视角下侧重的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文化吸引力,及其中国政府对中国软实力概念及要素的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大众传媒与软实力的构建,对大众传媒进行理论概述,提出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介质和载体与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有紧密的相关性,大众传媒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分析了大众传媒在“软实力”构建中的表现和作用。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软实力”的现状,对中国文化传播进行评估,从对外传播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对外软实力的现状。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对中国软实力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仍然处于传播不足、建设不够的状态,现有的载体和平台不足以确保软实力展示和传播的基本需求。结合“软实力”的构建及发展实际,提出了大众传媒在提升中国软实力中的策略选择。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国家对大众传媒的依赖加强,主流媒体是文化思想、治国理念、价值观念的传递和灌输的重要工具。一国主流媒体传播的信息为国际社会所接受,那么该国在世界舆论中的影响力就会明显提高,其软实力也会随之增强。对中国而言,从现实利益的角度出发,挖掘并梳理其中的精髓和底蕴并赋予时代精神,对于解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模式和处事理念,构建中国软实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总之,大众传媒在宣传国家文化、提升国家形象、构建中国软实力方面有着直观、感性的优势,理应成为中国构建与提升软实力的先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