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4月教育部重新制定和颁发了《普通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在2004年秋季开始先后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进行实验,2005年9月,江苏省也进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而常州市作为江苏经济和教育都比较发达的地方,也是江苏省进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点地区,常州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践的经验能给我们正在进行课程改革或即将进行课程改革的学校提供一些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本文以课程论为指导,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和个案分析法对常州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首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其次,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个案分析,最后总结出常州市高中体育课程校本化取得的成效和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常州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有:常州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践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观念;课程内容安排各具特色,更符合课程发展的趋势;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专项选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大有提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精神和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有助于教师专项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调查分析发现常州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还是以竞技项目为主,地方特色项目、民族传统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内容不足;对体育课堂常规的忽视;体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模块设置和教育资源配备不协调的问题;模块设置课时与实际教学安排不吻合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忽视学生的体能发展。研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各个学校应该加强学校场地设施的建设,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针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体育课堂常规忽视的现象,我们应加强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指导;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综合素质;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条件,设置一些强制性选修项目;建议学校的模块课时设计以36学时或72学时设计教学计划。最后得出结论:常州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践有利于学校特色项目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精神和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