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名词的重叠式相比动词的重叠式、形容词的重叠式要少很多,但在其他民族语言和汉语的方言中却存在很多能重叠的名词,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名词的重叠式从类型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本文以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的部分语言为考察研究对象。其中汉语的主要考察对象为北方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湘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七大方言区。本文一共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名词重叠的定义、名词重叠的范围以及一部分名词重叠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名词重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进一步阐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最后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章从类型学的视角对名词的重叠形式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将名词的重叠形式分成三大类:完全重叠、不完全重叠、嵌缀式重叠。第三章首先,介绍一些学者对形式和意义之间关系的观点和论著,为下文介绍重叠式所表达的表示语法意义提供依据。其次,从类型学的角度,对表示数量义,感情色彩义,强调义、加强语气义、周遍义和描写义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名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通过对以上语义的整理,发现表示数量义的用例非常多,并且表示“每X”这个意义有两个特点,第一,大多数是单音节的词,第二,可以和数词组合。并且表示周遍义和表示多量这个意义有一定的交叉,对这两个意义只有从空间和数量两个角度进行区分才更加明了。色彩义,是儿语名词和称谓词最重要的一部分意义。最后对名词重叠前后进行了简单的对比。第四章首先,介绍了名词重叠式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语法成分的功能。其次,介绍了一部分名词重叠后变为动词、形容词、副词的现象。第五章结论部分主要是对该文章进行了整体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同时,对搜集的语料进行补充说明,阐释了语系划分的依据,并提出文章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