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是河南省重点开发和培育的一项精品体育赛事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是全世界唯一一项连接两座千年古城的国际马拉松赛事。举办这项比赛极大的展示了郑汴同城的城市形象,推动了两城经济、旅游的发展。但因举办年限稍短,经验欠缺,所以在赛事组织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
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历届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事组织状况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众多著名马拉松赛事为调查对象,对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的赛事组织的各个关键环节和要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国内外其他马拉松赛事进行对比后找到并总结了郑开马拉松赛在赛事组织方面出现的不足和根本问题所在,再结合郑开马拉松赛事本身的特色和地域环境等因素,对郑开马拉松赛事组织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1.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这项赛事对于我省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很好的推动了郑汴两城的经济旅游发展。2.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事采取“联合分权”即“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组织结构模式,赛事组委会以公司的形式常设于郑州,并招聘专职人员进行工作和管理,这种体制更有助于赛事及其相关工作和活动的统筹规划,这也是郑开马拉松赛事组织的优势所在。但组委会尚缺少体育管理和赛事营销的专业人才,缺少赛事管理营销经验,赛前没有足够的培训演练,赛后没有及时深入的工作总结,造成一些细节问题连年出现,更正效率过低。3.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的项目设置较合理,具有特色,通过六年的实践已逐步形成郑开马拉松特有的赛事文化。4.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现有的报名工作安排是合理的,多渠道结合的方式有效保证了郑开马拉松参赛人数规模的逐步扩大,报名费用较国内其他赛事而言属于中等水平,关门时间设置与国内其他赛事相比属中等水平,但名次的录取和奖励条件一般。5.竞赛裁判员构成合理,执裁水平良好,但执裁力度欠佳,赛前对裁判员的整体培训过少。6.志愿者服务工作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对因赛事需要所调配的警务工作人员也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培训,对郑开马拉松精品赛事的品牌建设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7.赛事组织各环节工作体系缺少有效的沟通,缺乏总体的统筹安排。
提出以下建议:1.建议组委会加强运动健康知识宣传,增加比赛现场医务急救人员,增加流动医务急救人员,对志愿者进行系统的科学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2.建议组委会在赛前多次举行各有关部门必要的联调会议,集合整体力量齐心协力办好大赛,打通各部门沟通交流障碍,对赛事组织整体进行统筹规划。赛后应及时召集相关人员就比赛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并形成报告印发于各部门、各系统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赛事整体运作进行评估,提高工作效率。3.建议增加对裁判员的培训次数,对不具有执裁资格的裁判员及时予以更换,以确保比赛的正常有效进行。如有路线变化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全体裁判员。建议组织全体裁判员对国内外著名马拉松赛事的赛后裁判员工作总结进行学习和讨论。结合本赛事特色,将各点裁判工作方法予以确定,力求统一规范。4.建议对志愿者、警务人员进行必要的竞赛规则培训,包括对比赛过程中的职责、站位、帮助程序等细节都要进行反复的强调。5.建议组委会为赛事进行中所有的工作车辆印制详细的注意事项,包括对路线区域的讲解,哪里可以停车、调头都应予以说明。6.建议组委会依托郑州、开封两地体育专业院校开设郑开马拉松科学论坛,提高与赛事相关的科研水平,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为保证郑开马拉松赛事今后的顺利举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