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理论、测算方法与中国实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iahong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内贸易研究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产业内贸易的成因理论、测算方法和实证研究,该文正是按照上述逻辑结构展开论述的,其内容有五章.第一章产业内贸易概述,首先,按照产品的同质性和差异性对产业内贸易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据此划分产业内贸易的形式;其次,进行了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特征比较;最后,阐述了产业内贸易在当今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其对各国经济的作用.第二章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其评述,首先,阐述了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和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理论;其次,介绍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反对者的观点并对产业内贸易理论进行了评述.第三章产业内贸易的测算方法,首先,介绍了实证研究中划分产业内贸易的两类标准,即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与《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HS);其次,对产为内贸易指数公式进行了深入的经济学分析,对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指数)公式进行了全新解释,建立了一个产业多种商品的模型.第四章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首先,分别依据SITC和HS分类标准对中国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虽然两者的实证结果有所不同,但都表明产业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已占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前景.第五章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首先,分析中国当前对外贸易的格局;其次,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结合中国的国情,阐述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国有资产的产权问题为主要线索,以国有资产的绩效为主要标准,从分析国有资产的产权问题入手,通过剖析国有资产存在的多种制度缺陷,以及各种改革途径所存在的局限性,从而
论文分析考察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态势,着重论述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传统模式和创新模式,界定了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内涵和特征.论述了人力资本的内涵、形成特征和方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