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院是新生于唐代的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经过唐宋以后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清代,书院发展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城南书院创建于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它在清代的发展也是繁荣鼎盛的。本文首先考察城南书院在清代纵向的发展历程,以及其设立为省会书院后横向的发展变化,并从其与岳麓书院的比较中探寻城南书院的发展程度。其次,从教学、藏书、祭祀及经费四个方面论述清代城南书院的发展。中国书院历经唐宋元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基本功能,这些功能均为城南书院所具备,尤其是道光年间面向全省招生之后,城南书院的各种制度更加完备,在它严格而有序的经费运作中,书院的教学、藏书、祭祀功能均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作为文化教育组织,书院最主要的职能是“传道授业”,城南书院的成功,也首先来自教学,众多著名的教师与学生共同为这所千年学府争得了荣誉;藏书是书院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西学东渐的近代,书籍更影响了一所书院的学术取向与品味;儒家的祭祀不仅是一种类宗教仪式,而且它所确立的是自孔子以来的文化道统,是一个书院及其士人的精神命脉。城南书院在这几个方面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最后,探讨城南书院在清末书院改制时期向新式学堂的蜕变情况。晚清书院已取代官学功能成为国家的主要教育机构,但是伴随其官学化的加强并与科举考试逐渐紧密结合,书院体制日趋僵化,产生了不少弊病。随着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传播,以及西方近代学校制度的引入和影响的扩大,书院自身的弊端日渐凸显。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机构的主流,它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近代社会的要求,书院改制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潮流中,书院也开始了它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书院变为新式学堂的艰难改制之路。城南书院与湖南其它书院一样,在清代光绪年间,开始步入改制时期。在这一阶段,作为传统教育机构的城南书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走向了新式学堂、现代学校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