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我国金融体系密不可分的一员。在开展一般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同时,还承载着“三农”建设的重担和历史使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资金源泉,这是一般商业银行不需要考虑的问题。自国务院在2003年颁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来,农村信用社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银监局的引导下,自2011年各地农村信用社陆续改制为农商商业银行以来,在经营和管理方面得到了一定提高,各项业务均取得了井喷式发展。据央行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907家,农村商业银行1262家,农村合作银行33家。实现存款27.2万亿元、贷款15万亿元,较2005增幅达563%和278%。但我们同时注意到,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远高于一般商业银行,形势很严峻,因此,信贷风险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如何规避和处理信贷风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框架主要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节为引言。主要论述了论文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方法和思路、并指出文章的贡献和不足的地方,拟定了论文的主要框架。第二章节为金融机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对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理论做了梳理和评述,为后面的章节研究做了铺垫。第三章节为S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主要论述了S农商行信贷风险的现状,并对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节为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主要对阐述了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经验,同时根据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总结出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对S农商行的启示。第五章节为S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主要针对S农商行的现状及分析,构建S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策略。最后一个章节为本文的总结和进一步展望,指出文章尽管在理论和实践均对S农商行的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