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净注射液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功能与结构的影响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udh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血必净注射液对缺氧/复氧SD大鼠心肌功能与结构的影响。  方法:  采用Langendorff方法制备大鼠离体心脏缺氧/复氧模型。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缺氧/复氧组(H/R组),低、中、高剂量血必净组(XBJL、XBJM、XBJH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四组按复氧不同时相(复氧0.5h、1h、2h)又分别分为三个亚组。对照组在平衡灌注20min时纪录左室发展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ment pressure,LVDP)、左心室发展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maximal rates of increase/decrease of the leftventricular pressure,±dp/dtmax)、左心室内压(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LVP)、心率(heart rate,HR)的值,之后直接保存心脏,ELISA检测心肌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的浓度,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结构的改变;其余各组连续记录LVDP、±dp/dtmax、LVP、HR在复氧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复氧不同时间点心肌中CK-MB的浓度,光镜下观察各组复氧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结构的改变。  结果:  与sham组相比,其余各组LVDP、±dp/dtmax、LVP、HR值均降低(P<0.05),心肌中CK-MB浓度上升(P<0.05),心肌组织结构发生异常改变,随着复氧时间延长,以上指标异常变化逐渐加剧;在复氧0.5h、1h、2h,各剂量血必净组LVDP、±dp/dtmax、LVP、HR的值均高于H/R组对应时间点的值(P<0.05),心肌中CK-MB浓度均低于H/R组,心肌组织结构异常变化减轻,以中剂量改善效果最佳(P<0.05)。  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的功能及形态学结构,以中剂量血必净(4ml/100ml)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①研究Fe2O3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②Fe2O3磁性纳米粒子热动力学检测;③Fe2O3磁性纳米粒子生物相容性评价;④Fe2O3磁性纳米粒子联合磁流体热疗对培养人肝癌SMMC-7721
背景和目的: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在食管鳞癌病人中,HPV的感染是否
目的:探讨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LGLL患者的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和免疫表型情况。结果:22例LGLL中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乳腺癌彩超影像表现与乳腺癌病理形态改变以及乳腺癌中VEGF、MMP-9、PCNA表达的相互关系。为通过彩超征象来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初步推断肿瘤的病
目的 观察CCl4诱发大鼠肝纤维化不同时段血清生化指标和肝病理学变化,探讨CCl4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可逆性。 方法 利用50%CCl4腹腔注射8周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第8周、12
目的:改进 SD大鼠羊水栓塞建模方法,鉴定模型是否成功。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入血后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孕鼠羊水栓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法医学工作和临床诊断提供
前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即能循环、增殖并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自从1997年Asahara等首次从成人外周血中分离出EP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