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领域和单位较为严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商业贿赂如同一颗毒瘤,正侵蚀着中国经济的健康肌体。商业贿赂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妨碍公平竞争和资源合理配置,影响投资环境,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腐蚀党员、干部和企业从业人员,成为滋生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的温床。随着发达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金额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合资企业、并购、设立全资子公司等形式将自己的触角伸入中国。而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进行商业贿赂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生存的“潜规则”。与中国企业相比,跨国公司的实力雄厚,其行贿技巧和手段更高明,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也具有更严重的危害性。因此中国政府必须不遗余力地打击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商业贿赂行为。从法律层面上看,中国目前的反商业贿赂法制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刑法对商业贿赂没有明确的定义;一些具体规制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层级太低;刑事和民商事法律法规之间有竞合之处,也有空白的地方等。这些都导致了我国现有的反商业贿赂法制还不能够十分有力地打击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商业贿赂行为。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类似的相关立法如美国的《反海外贿赂法》,以期取长补短。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商业贿赂的现状。文中首先阐述了近年来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吸收直接投资中的重要地位,结合部分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了美国跨国公司在中国商业贿赂愈演愈烈的现状和危害,并由此导出对商业贿赂概念的探究。在明确了什么是商业贿赂后,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和评述了在中国经营业务的美国跨国公司的母国对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也就是美国的《反海外贿赂法》,这部法律主要是规范美国的国内主体、发行人以及部分国外主体向外国官员进行商业贿赂的行为。由于该法的管辖权已经触及到美国之外的国家,本文接着分析了由这部法律引出的一些独特的法律问题。本文第三部分接着对在中国经营业务的美国跨国公司的东道国中国的反商业贿赂的法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述,并结合《反海外贿赂法》的立法实践,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反商业贿赂法制的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