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现代财务经济学的研究,债务融资不但可以增加公司资本,还有重要的治理效应,债务治理效应是指债务的杠杆作用能够把一些可能被经理人滥用的现金转移至债权人,从而降低经理人可利用的自由现金流,对经理层实施了有效监督,从而降低代理成本,促进公司治理的改进,实现公司价值的提升。另外,也有文献研究发现现代独立审计能够降低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会计信息的鉴证可以降低信息风险,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支持,对投资者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虽然审计本身并不产生价值,但是公司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这一行为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可信承诺向投资者传递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可靠、管理层勤勉尽职的信号,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评估价值。那么,当债务治理机制和高质量审计同时存在时,二者在提升公司价值方面是协同还是替代的关系呢?目前学术界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同时,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大多数上市公司由国企改制而来,因此不可避免受到政府的控制,所以政府可能通过影响资源配置来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而且同为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与国有银行债权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也会导致债务“刚性”约束的软化,所以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就明显会偏离纯市场经济的行为。而且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上市公司所处的治理环境也不同,公司治理环境通过对契约的签订、履行来影响公司治理效率,最典型的就是使债务的刚性约束软化。那么,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控制人性质和金融发展水平是否会对高质量审计与债务治理的关系产生影响呢?因此,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债务治理理论和审计需求动因理论为切入点,尝试构造高质量审计对债务治理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了2004-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法、规范研究法、演绎法和归纳法,从公司价值角度出发,分析了作为一种信息中介的高质量审计能否通过对会计信息的鉴证、降低会计信息风险来协同债务治理机制提升公司价值。研究表明:(1)高质量审计能够提升债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二者可以协同提升公司价值,并且高质量审计与短期债务的协同效应更为显著;(2)区分控制人性质的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高质量审计与债务治理机制的协同效应更强;(3)聘请高质量审计师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相对于金融发展水平低的上市公司,处于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上市公司,银行借款水平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关系更显著。本文的研究框架为: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外部审计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和对债务治理效应影响的相关文献,并且对这些文献进行了评述;第三部分是高质量审计与债务治理关系的基础理论分析,主要包括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债务治理理论和审计需求动因理论的介绍;第四部分是高质量审计与债务治理关系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分别从全样本视角和不同控制人性质以及不同金融发展水平视角分析高质量审计、债务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五部分是高质量审计与债务治理关系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变量定义、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回归结果分析以及敏感性测试;最后一部分是研究结论及建议,并且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的贡献在于,构造了高质量审计对债务治理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为二者的关系提供了实证证据,丰富了独立审计与债务治理领域的文献,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