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对何首乌重要病原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8369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贵州省贵阳市药用植物园、都匀市红星中药材基地等何首乌种植基地,调查发现了何首乌四种真菌病害叶斑病、黑斑病、锈病和根腐病。  对何首乌叶斑病的病原菌拟盘多毛孢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5℃、pH5.0~8.0、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钙为氮源及光暗交替等条件适合菌丝生长;25℃、pH3.0~6.0、相对湿度100%和100%加水膜及全黑暗等条件适合孢子萌发。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叶斑病菌和黑斑病菌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5%咪鲜胺对叶斑病菌的生长抑菌率达100%;25%咪鲜胺、75%代森锰锌对黑斑病菌的生长抑菌率达100%。  杀菌剂对何首乌叶部病原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咪鲜胺和代森锰锌药剂浓度的加大,叶斑病和黑斑病的分生孢子萌发率越低。咪鲜胺对叶斑病菌以及代森锰锌对黑斑病菌均起抑菌作用。咪鲜胺能抑制叶斑病菌丝生长,所以其生长量无变化;代森锰锌药剂浓度增大,菌丝生长量越小。药剂处理的菌丝,菌丝形态异常膨大,细胞质分布不均。  叶斑病菌的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咪鲜胺使叶斑病菌菌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破坏细胞膜结构;咪鲜胺处理叶斑病菌后可溶性蛋白含量、还原糖、几丁糖和几丁质酶均高于对照;不同浓度咪鲜胺处理的叶斑病菌菌丝DNA含量与浓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黑斑病菌的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引起何首乌黑斑病病菌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内原生质渗漏;代森锰锌不同浓度处理何首乌黑斑病菌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几丁质酶均高于对照,对还原糖和几丁糖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代森锰锌处理的菌丝体DNA较空白对照有所下降,但药剂浓度间的差异不明显。
其他文献
本论文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   总论部分回顾了柄腹茧蜂族的研究历史,介绍了其分类系统、形态学、生物学及生物地理学方面的研究。研究历史部分具体综述了柄腹茧蜂族的
蕹菜是上海地区夏季保淡的重要蔬菜品种,具有降脂减肥、防暑解热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近年来深受广大市民喜爱。上海地区蕹菜年栽培面积1000~1200hm2,占上海市蔬菜常年栽培面积
由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目前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病毒病害,由介体灰飞虱(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 SBPH)传播。曾分布于我国16个省市,近年来在华东稻区严重发生,其中以粳稻主产区的江苏省发生最为严重,自2004年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特大爆发以来,全省共有42个县发生此种病害,波及面积达2320万亩,给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