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孤立性结节是胸部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鉴别其良、恶性。迄今为止,CT诊断的依据是结节的形态学特征和密度特征,但很多无钙化、无脂肪密度的结节仍难以作出准确评价。目前认为,将形态学表现和动态增强CT检查联合应用是最有价值,也是最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由于恶性结节的血供在质和量方面均与良性结节明显不同,因此,无创性地评价增强后血流动力学特征是目前最为关注的热点课题。一般认为,恶性肿瘤超过一定体积时,若继续生长必定启动血管生成。新生血管不仅为肿瘤提供营养,也为其提供转移途径,因而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因素。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肿瘤和肿瘤相关炎症细胞释放的因子介导完成。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血管通透性因子,对肿瘤血管生成也起重要作用。另外,促血管生成素亦是影响血管生成的重要血管生成因子。文献报道,可利用动态增强CT检查中肿瘤的强化峰值来评价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本研究分析了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促血管生成素的表达,并对肺结节内的微血管密度进行评价,探讨肺结节动态增强CT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第一部分 肺结节的动态增强CT研究 目的:利用规范化的动态增强CT检查技术评价肺结节,分析动态增强CT对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价值,进一步优选出适合临床应用的动态增强CT检查方法及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参数和诊断标准。 材料和方法:符合本研究要求的77例肺结节病人中,恶性结节52例(其中腺癌23例、鳞癌21例、腺鳞癌4例、小细胞癌1例、乳腺癌和结肠癌肺转移各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良性结节25例(其中间皮下纤维瘤1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例、错构瘤2例、结核瘤6例、炎性假瘤和陈旧性炎症10例、活动性炎症6例)。所有病例分为三组:恶性组(52例)、良性A组(19例)、良性B组(6例),良性B组为活动性炎症组,后两组又合称为良性组。所有病例均行3~5〔nln层厚平扫和动态增强CT扫描,动态增强CT延迟时间点为开始注药后205、295、385、475、565、655、745、835、925、1015、1105、1195、1505、1805、2405、3005、3605、4205、4805(注药速度3m珑,依l.sm掀g体重给予对比剂)。分析动态强化方式、强化峰值、对比增强比、峰值时间、时间一密度曲线和CT强化绝对值各指标的诊断价值。 结果:平扫活动性炎症结节的密度低于恶性结节和其他良性结节,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结节的强化方式非常复杂,恶性结节以均匀和不均匀强化方式为主,多数良性结节亦主要表现为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其它强化方式表现较少。恶性肺结节和活动性炎症结节的强化峰值明显高于良性A组结节(p<0.01)。以强化峰值ZIHIJ作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闽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8.08%、60.00%和85.71%。恶性结节和活动性炎症结节的CER值明显高于良性A组者,以CER值8%作为鉴别良、恶性结节的诊断阂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巧%、60.00%和84.42%。而恶性结节与活动性炎症组结节的PH值与CER值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增强的峰值时间在良、恶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但良险A组与良性B组间无差异。若以峰值时间83秒为鉴别良、恶性结节的闭值,则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31%、72.00%和85.71%。将动态增强的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将明显提高诊断效能。如将CER值与峰值时间作为联合诊断标准,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提高到100%、92.00%和97.40%,将PH值与峰值时间作为联合诊断标准,则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提高到100%、%.00%和98.70%。 第二部分肺结节MVD、VEGF表达及其与 动态增强CT表现的相关性 目的:评价肺结节动态增强CT表现与MyD、VEGF表达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动态增强CT的强化机制,证实动态增强CT是客观评价肺结节血管生成情况的有效方法。 材料和方法:70例手术切除和7例穿刺活检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制成 5 pm切片,并行HE染色。77例行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52例恶性结节行兔抗人VEGF多克隆抗体染色。首先在低倍镜下确定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染色切片中微血管数目最多的区域,然后在200倍视野下计数三个区的微血管平均数。微血管的识别标准是将相互分开的被染成棕色的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视为一个微血管。根据微血管计数将其分为四级(I级剧D<25个/咖2、n级娜D为25个~49个/mmz、m级袱D为50个~75个/耐、W级剧D为>75个/nunz)。vEGF表达的观察方法同卿D,为了评价VEGF的表达水平,本研究计数了VEGF阳性细胞百分数,并根据阳性细胞百分数进行分级(I级阳性细胞百分数为O一25%、n级阳性细胞百分数为26~5既、m级阳性细胞百分数为5既以上)。应用SPSS10.O统计软件分析MVD、剧D分级、VEGF表达与病理表现的关系,并评价上述指标与动态增强CT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