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研究中,增长与发展文献关注的焦点是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这方面的工作是和熊彼特、戈德斯密斯、麦金龙和肖相联系的,他们强调如果一个经济体,有一个强有力的金融部门,有健康的银行系统、有活力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完善的保险公司和多样化的金融中介,这会促进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最近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不仅惠及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收入分配改善和贫困减缓。这方面的研究是和包容式增长理论分不开的。包容式增长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概念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发展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青睐并得到许多政策制定者的认同。所谓包容式增长,就是机会平等的增长。与包容式增长概念相对应的是“包容性金融发展”,或者是金融服务的包容,强调低收入地区或阶层(穷人)对金融服务的利用,或者穷人的金融准入问题。认为穷人和脆弱集团及发展不利的地区能够安全、容易地利用信贷及其他金融服务,是加速增长和降低收入不平等和减缓贫困的前提条件。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金融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不强,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在下降,西部地区发展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还很大,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目前,西部大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一新的阶段,如何提高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将是新阶段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从金融发展的角度,研究西部地区金融如何支持西部经济发展、支持发展成果共享,支持改善民生,就是摆在西部地区学者和金融工作者的重要议题。本文首先对包容性金融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与总结,对衡量包容性金融的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利用这些指标构建我国金融包容度、西部地区金融包容度,然后利用金融包容度与经济增长、贫困、收入差距进行相关性分析,再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国小企业、低收入阶层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西部地区金融包容度较全国低,大多数小企业和低收入阶层对金融的享受度很低,这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包容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