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黄与蟾酥是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目前两者均收载于2015版《中国药典》。传统中医学认为姜黄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打肿痛等。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对姜黄采用性状、薄层色谱鉴别、检查(水分、总灰分)、姜黄素的含量测定、挥发油的含量测定等进行质量控制。现有的质量评价指标仍未全面反应姜黄的质量状况,因此,本论文建立了更加全面的姜黄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评价姜黄的整体质量、测定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三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挥发油含量测定、重金属含量测定、水分、灰分测定等。对不同等级的姜黄进行质量评价,建立姜黄质量等级标准。蟾酥来源于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春、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浆、加工、干燥。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蟾酥具有抗肿瘤、强心、阵痛、麻痹、抗炎等功效。2015版《中国药典》中规定蟾酥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测定(华蟾毒精与酯蟾毒配基的总含量不少于6.0%)。蟾酥中除了华蟾毒精和酯蟾毒配基外,蟾毒灵、沙蟾毒精等也具有较好的抗肿瘤、强心等作用。鉴于蟾酥中蟾蜍甾烯类成分的高活性、高毒性、安全窗窄,且用药不当易中毒等问题,亟需建立全面的质量评价体系,有效的评价其质量,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中建立了蟾酥显微鉴别方法,优化薄层检识条件,增加蟾毒灵的含量测定,新增蟾酥指纹图谱研究,新增蟾酥重金属含量测定,并依据实验数据建立了蟾酥质量提高标准。1姜黄质量标准研究1.1薄层检识建立姜黄薄层检识方法,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96:4:0.7)为展开剂,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姜黄药材与来源于同属植物的药材郁金、莪术、片姜黄区分开。通过标准品和对照药材比对,收集的92批姜黄药材和39批姜黄饮片均为正品。1.2姜黄素类成分含量测定收集全国各产地的92批姜黄药材和39批姜黄饮片,以甲醇超声提取45 min,以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C,430nm下进行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姜黄样品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广西和云南等产地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的平均含量为0.54%,3种姜黄素类总含量平均值为1.31%;饮片中姜黄素的平均含量为0.44%,3种姜黄素类总含量平均值为0.67%。四川和贵州优质产区的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的平均含量为1.5%,3种姜黄素类总含量平均值为2.66%;饮片中姜黄素的平均含量为1.49%,3种姜黄素类总含量平均值为2.53%。《中国药典》中规定姜黄药材中姜黄素含量不少于1.0%,饮片中姜黄素的含量不少于0.9%。为了进一步提高姜黄的品质,建立姜黄等级标准。姜黄药材:一等品:姜黄素含量≥1.5%,3种姜黄素类总含量≥2.5%;二等品:姜黄素含量≥1.5%,2.0%≤3种姜黄素类总含量<2.5%;三等品:1.0%≤姜黄素含量<1.5,3种姜黄素类总含量≥2.0%。姜黄饮片:一等品:姜黄素含量≥1.4%,3种姜黄素类总含量≥2.2%;二等品:0.9%≤姜黄素含,1.5%≤3种姜黄素类总含量<2.2%。1.3姜黄指纹图谱研究采用HPLC-DAD法建立姜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据此建立指纹图谱。姜黄指纹图谱中共有7个共有峰,对其中4个色谱峰进行标准品比对,进鉴定色谱峰分别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和芳姜黄酮。姜黄药材的相似性系数在0.7-1之间,表明不同批次姜黄药材质量差异较大;姜黄饮片的相似性系数均在0.9以上,表明姜黄饮片质量较为稳定。1.4姜黄重金属含量测定本论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姜黄药材与饮片中Cu、As、Cd、Pb等重金属的含量。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中药材重金属限量标准为参考依据,样品中镉元素的超标率为57.89%,其中四川和广西样品污染严重。其他元素的含量均符合限量标准。1.5其他检测项依据《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检测姜黄药材与饮片的水分、总灰分和挥发油,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水分和总灰分均符合药典的相关标准;姜黄药材的挥发油含量合格率仅60%,而姜黄饮片的合格率为96%。2蟾酥质量标准研究2.1显微鉴别建立显微方法鉴别蟾酥中的掺假物质。采用60%硫酸乙醇装片,37批样品在镜片下观察均有少量不溶物(蟾皮、植物纤维、沙石等),说明蟾酥加工过程中卫生环境差。采用碘液装片,37批中有6批样品镜片下出现具层纹的紫色颗粒,即6批样品中掺有淀粉。2.2薄层检识本论文建立的蟾酥薄层检识方法可以鉴别蟾酥药材的真伪。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3:3:2)为展开剂,蟾毒灵、华蟾毒精和酯蟾毒配基具有较好的分离度。37批样品经鉴定均为蟾酥。2.3蟾酥多成分含量测定本论文共收集了37批蟾酥药材,甲醇超声提取20min,以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 ℃,296nm下进行含量测定分析。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蟾酥中的待测成分,蟾酥药材中酯蟾毒配基与华蟾毒精的总含量在0.15%-7.37%之间,蟾毒灵在0.48%-1.99%。《中国药典》规定蟾酥中华蟾毒精与酯蟾毒配基的总含量不少与6.0%,依据此标准,5批样品符合药典规定。依据具体的实验结果制定蟾酥质量提高标准:华蟾毒精与酯蟾毒配基的总含量不少于6.0%。蟾毒灵的含量不少于1.0%。2.4 蟾酥指纹图谱研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据此建立特征指纹图谱,蟾酥指纹图谱中共有10个共有峰,通过标准品指认共鉴定出8个色谱峰(11α-OH蟾毒灵、沙蟾毒精、5-OH蟾毒灵、蟾毒它灵、5-OH华蟾毒精、为蟾毒灵、华蟾毒精、酯蟾毒配基)。2.5其他检测项依据《中国药典》中规定的方法检测蟾酥药材总灰分的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总灰分符合药典的相关标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蟾酥中重金属Cu、As、Cd、Pb的含量,结果显示13批药材中仅有1批样品的铜含量超标,其他元素含量均在限量值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