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生物学知识校本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_xia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教育领域也必须与信息化深度结合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教育领域开始重新审视课程的呈现形式,微课应运而生。校本课程作为三级课程管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有效的补充。国家新课改不断在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应具备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的生物科学素养。将微课程与校本课程结合起来,既能在知识层面上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在应用层面上灵活多端使用,还能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开发水平,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进行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出学校的特色优势。社会热点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生命科学的进步等内容充满了好奇与疑问,帮助学生用课本知识解读课外知识,实现学以致用,是生物教师应当承担的责任。因此,本课题拟在微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从校本的视角出发,利用微课程技术,丰富现有的尚不完善的校本微课程的体系,为生物校本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经验和借鉴,促进生物校本微课程的应用和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研究了相关文献,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归纳出校本微课程及社会热点生物学知识的概念,厘清研究所涉及的诸多概念及其发展脉络,总结了社会热点生物学知识校本微课程的类型、特点、开发设计原则和开发流程。通过学情和学生需求分析,调研了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若干主题,并从中选取了 8个作为社会热点生物学知识校本微课程的主题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建立了资源库,确定教学目标,进行了微课的设计和录制,并为每个微课匹配了配套思考题和练习题。在校本微课实施前,以测试卷和问卷的形式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前测。而后将制作好的校本微课程在实验班进行实施,对照班则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完成之后,对两个班以问卷、访谈、测试的形式进行后测。通过研究发现,本研究设计的社会热点生物学校本微课程从高中知识出发,能够用高中生物知识解读,促进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对生物课堂的满意度、提升学生生物学习的成绩。该系列校本微课程在课程的内容、目标、形式、实施等方面趋于成熟。本研究通过对“社会关注热点生物学知识”校本微课程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构建社会热点生物知识的校本微课程体系的应用软件、制作方法、实施方案及制作流程,开发了一套可以直接应用的校本微课程,设计出合理的校本微课制作的一般化流程,提升了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和成绩,促进校本微课在高中生物课程的应用,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期刊
宽方位地震技术是横向接收单元尺寸与纵向接收单元尺寸之比大于0.50的三维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通过设计宽方位观测系统有效地采集到高品质的地震数据体,经过炮检距向
目的:本文主要内容为深入研究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12月收集的30例经DSA证实为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患者,分析所有患者病灶大小及影像学表现。结
本文以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如何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不同语言文化的学习。文章以跨文化交际中的合作学习为实例,分析了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并且用问卷的形式调
当今治中国广告史的研究者,常常以1979年丁允朋在《文汇报》上发表的《为广告正名》一文以及唐忠朴等《实用广告学》一书的出版作为新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的开端。然而,1949-197
将耙式浓缩机入料中的部分煤泥水改入浮选系统,使压滤机的滤饼灰分由原来的57.1%提高到67.9%,回收原滤饼中的精煤,提高精煤产率1%左右,年可增加精煤量2万t,从而提高产值1200
为了探索微弧火花单脉冲沉积机制,采用铁基合金进行单脉冲沉积实验。使用扫描电镜(SEM)对沉积斑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微弧火花作用下的单脉冲沉积斑
目的:探讨四维子宫输卵管造影(4D-HyCoSy)与腹腔镜检查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诊断意义。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接诊且疑为输卵管阻塞的115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均先后
为了提高线切割加工的效率与效果,提出了二维超声振动线切割技术,从理论上对该技术加工机理与工艺进行探讨,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对二维超声振动线切割中单颗磨粒的运动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