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福建省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参加福建省第十五届省运会(大学生部)游泳比赛的41所高校为研究总样本。通过对福建省游泳竞赛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游泳实力对比、训练方法、保障措施、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状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用帕累托图分析影响福建省大运会游泳竞赛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中寻找一条适合福建省普通高校游泳竞赛可持续发展之路。研究结果表明:一、通过对福建省第十五届大运会比赛数据分析,竞赛分组趋向合理化,参赛人数和参赛队伍不断壮大。从竞赛成绩来看,游泳优秀运动员数量较少,竞赛成绩整体提升幅度不大;二、大部分高校游泳训练经费短缺且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以学校财政支出为主,训练场地设施匮乏,奖励制度不完善;三、福建省高校游泳运动员在培养中存在以下问题:运动员性别比例差距大,男多女少;运动员年限较短;运动员等级分布不合理,高水平人才匮乏;参赛经验不足。运动员每周训练的次数少、每次训练的时间短;训练后恢复方法匮乏;四、福建省高校游泳教练员任职形式是以学校直接委任为主,缺乏竞争机制。教练员队伍学历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是一支以男性为主的队伍,在对原始专业调查发现,有半数以上是非游泳专业,制定长期训练计划重视不够,带队参赛次数少,经验不足,并且在游泳相关领域的科研十分薄弱;五、福建省游泳裁判员队伍年龄集中分布在中青年,裁判员等级总体不高,集中在国家二级水平,参加游泳裁判员培训进修的次数少,科研水平薄弱。针对福建省普通高校游泳竞赛的现状及问题,为保障竞赛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对策:一、发挥媒体作用,拓宽资金渠道,增强物质基础保障;二、加强对游泳的重视,并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三、建立和完善我省高校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四、建立“体教结合”制度,处理好学训关系;五、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提高训练水平;六、加强裁判队伍管理,保障游泳裁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七、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各主体的积极主动性。